第一百二十四章 历史的选择(5)(1 / 2)

乱世晋隋 陈邵轩 0 字 2022-01-09

 (因本书即将签约,二十万字以后的部分可能会上架,但是,作者将会赠出若干章节给热心读者(甚至是全书)。读者群314155292,热烈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关于下面南北朝历史,可能会接在上半部后面,也可能**成书,宋齐梁陈分为四册,直至公元581年。无论如何,笔者一定会将这三百余年历史写完,届时,全书共计百余万字,同时,第三部魔幻题材《辰洛》亦在筹备中。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p>

山东半岛山雨欲来,风满广固。南燕皇宫内,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议题自然是如何击退晋军。公孙五楼身为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晋军来势汹汹,一看就是来玩命的,决不可正面相对,应当据守沂蒙山,消磨敌军锐气,同时派出精兵截其粮道,断其后路,方为上策;诏命各地守军严守不出,并囤积军粮,烧毁禾苗,以坚壁清野,敌军没有粮食,不战自溃,此乃中策;放敌军进入平原,这是下下策,望陛下决断!”</p>

公孙五楼给出的上下两策有理有据(事实上任何一策都可以把刘裕赶回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可慕容超却故作高明地反驳道:“我们大燕有雄师数万,庄稼遍地,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朕要放晋军进入平原,在广固一带与之决战!”</p>

此言一出,人群立即炸开了锅,广宁王贺赖卢等人苦苦劝谏,公孙五楼更是叫苦不迭。慕容镇无奈,只得中和两家意见,提出迅速出击,在边境上决战的想法,却被慕容超冷冰冰地拒绝了。群臣越劝,慕容超反而越固执,他坚信,燕国的铁骑一定会把刘裕踏成齑粉。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对方主帅刘裕,决定战争胜负根本是人,是主帅的军事素养。</p>

于是,慕容超在一片反对声中一锤定音:固守都城,待晋军兵临城下时再寻求决战。</p>

说话的工夫,晋军已过沂蒙山口,来到山东平原。进入平原的那一刹那,刘裕心情犹如突然开阔的地形一般,变得无比顺畅,他用手指着天,自顾自地大笑起来,如果配上鼓点,相信刘裕一定能扭起来。</p>

左右不解,就问主帅兴奋什么,刘裕解释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啊!燕军既不作防守,又不坚壁清野,那只有等死啦!军队一进平原,就没了退路,士兵们必会拼死作战,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而田里的庄稼还在,我们就不用愁军粮的问题,有了这两点,想败都难啊!”</p>

听主帅这么一说,将领们大受鼓舞,纷纷立下军令状,表示愿为前锋,刘裕趁热打铁,加速向平原腹地挺进,不久便抵达临朐附近。面对晋军的骇人阵势,慕容超终于稍稍清醒了些,派贺赖卢率军五万驻守临朐;派公孙五楼进军蔑水(今山东弥河),自己则带着四万骑兵迎敌。</p>

这三股兵力以公孙五楼最弱,也最先被击溃。对于剩下的两支部队,刘裕把目标定在慕容超军,这是燕军的最精锐骑兵,两军一交锋,临朐守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如果两支劲旅合二为一,就好办多了。</p>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应对燕军的骑兵,战场在平原,以步兵为主的晋军将会无法避免地受到骑兵冲击,一旦阵型散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对于这个问题,刘裕采用一种天才的作战方式予以解决,那就是晋军的杀手锏:战车。</p>

古代的战车由马牵引,虽然没有现代坦克装甲车的威力,却是古代战场上的骄子,一辆战车一般配置四名士兵,由弓箭兵、长矛手等混合组成,不但进攻能力强,防御力也非常可观,堪称当时的“移动坦克”。</p>

刘裕将四千辆战车分布在两翼,以步骑居中,如果遇到敌军骑兵突击,就将战车向中军合拢,来抵御骑兵的冲击力,待骑兵过后,再变换攻击阵型。这种作战方式有力地极其有力地打击了燕军,到后来,慕容超不得不把临朐的五万人喊来支援。</p>

这样一来,临朐城就空虚了,刘裕抓住难得的战机,派出一支奇兵,沿着当年韩信破赵的小路,出其不意地来到城下,经过一番苦战,夺下临朐。</p>

</p>

临朐一失,慕容超再也无心恋战,急忙向后撤军,可为时已晚。两军正在胶着之际,岂有全身而退之理?刘裕一路追击,在杀伤大量燕军后抵达广固城下。</p>

南燕只剩孤城一座,慕容超不愧为慕容家的血性男儿,决心与广固共存亡,而城中粮食充足,尚能拖延一些时日。刘裕刚到城下,就对广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料遭到燕军的强烈抵抗,打了七天才拿下外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