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甄姜来信(2 / 2)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许攸家就是一个大粮商。</p>

对这笔钱动心的不止公孙瓒和袁绍,其他州郡的粮商以及其背后的家族都在商量着贩粮之事,打算从王也手里狠狠捞上一笔。</p>

毕竟王也有一亿八千万钱。</p>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p>

事情传出一周后,无数粮商纷纷押着粮食出发。</p>

一时之间,前往晋阳城的官道上全是押送粮食的车队。</p>

一个个车队首尾相接,连成了一条长长的黑线,向晋阳城方向徐徐前进。</p>

而晋阳城也派出了军.队保护这些粮车的安全。</p>

其实,现在的并州南部治安非常好,与之前有天壤之别。</p>

白波军被王也赶到了河内,正在舔舐伤口;黑山军正面对袁绍的报复无暇收拾王也;南詾奴一两年内恢复不了元气。</p>

所以,并州南部出现了几十年来难得的安定局面。</p>

就在大批粮队正赶往晋阳城之时,晋阳城内却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p>

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也,正和郭嘉等人指挥十万饥民扩建城墙,清扫城市卫生,修建窝棚,捕鱼挖野菜,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p>

晋阳城缺粮的消息传出半个多月后,如今晋阳城内到处都是从各地赶来,准备大发一笔横财的粮商。</p>

令这些粮商惊讶的是,城内外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路有饿殍,饥民遍地,到处都是便溺之物,一派杂乱无章的景象。</p>

城外,统一规制的草棚,一座座排列十分整齐。</p>

难民们虽然面有菜色,但精神饱满,眼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p>

路面上,甚至角落里,都没有垃圾和便溺之物。</p>

人们想要方便,都去一个叫“厕所”的地方解决。</p>

令粮商们倍感意外而亲切的是,在城门上竟然悬挂有一个用红布做的横幅,上面用墨写着:“欢迎各地粮商莅临晋阳城!”</p>

城门口的官兵检查严格,并没有出现吃拿卡要的情况。</p>

进入城内,街道十分干净,各种店铺鱗次栉比,看着没有一点衰败的景象。</p>

看到眼前这一幕,走南闯北的粮商们无不感慨,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重视卫生的州城。</p>

不过,也有粮商不以为然,“都快饿死了,还搞这一套虚头巴脑的玩意儿。”</p>

还有一点令这些粮商没有想到。</p>

王也竟然专门为这些粮商安排了住宿的客栈。</p>

真是事无巨细。</p>

粮商的到来,使得晋阳城突然热闹了起来。</p>

城内的各家酒舍、勾栏天天都是人满为患。</p>

最先赶到的粮商,找到负责收粮的徐庶。</p>

徐庶也不含糊,出手十分阔绰,六百钱一石的高价来多少收多少,这些粮商赚的盆满钵满。</p>

赚了钱,这些粮商也不急着走,而是到酒舍勾栏消费,可谓日日笙歌。</p>

消费几日后,到了离开的日子,总要买些东西带回去。</p>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王也竟然都替他们想到了。</p>

城内有一家名为“明镜斋”的店铺。</p>

这家店铺只卖一种的东西,那就是镜子。</p>

他家的镜子可不是铜镜,而是一种可以将人照得纤毫毕现的石头镜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