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有三策(下)(2 / 2)

田丰道:“主公,蒯越这边的事,是不是也该处理一下?”</p>

我问:“蒯奇他们的三千人,已经安置停当了罢?”</p>

田丰道:“是,不过我瞧蒯奇公子心中有些疑惑,只是没好问而已。”</p>

我道:“嗯,我看等会儿烦元直去跟他们聊聊。”</p>

徐庶道:“是,我一会儿就去。”</p>

我看他一眼,有点不好意思,道:“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p>

徐庶笑道:“主公对我,又何必客气?”</p>

庞统笑道:“没错,只管用。这家伙在我们师兄弟里体魄最好,粗活多干点没关系。”</p>

我笑道:“那怎么行?孤树不秀,独木难支。现在军情日益紧张,各处需要处理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好在现在有元皓兄和士元两位过来,元直以后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了。”</p>

徐庶笑了笑,道:“是啊!”知道我是告诉他,田、庞两位副军师也有参与最机密事务的权力。</p>

庞统看我一眼,忽道:“主公,我恐怕暂时还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军中有元直和田公,不用怕吃别人的亏。我想立即赶回麦城去。”</p>

徐庶愣住:“士元,你已然出来,还能回去么?周瑜是否会起疑心?”</p>

庞统道:“没事。我出来之时,并未想清何去何从,所以找了个很好的托词。现在未过定更,公瑾正在开始做撤退的准备工作,我走快些,正好可以赶上。”他回答徐庶,却一直盯着我的脸看。</p>

田丰在旁问道:“士元回去,欲何为?”</p>

庞统对他十分尊敬,忙转头看他,道:“江陵中尚有我的好友潘睿和董允,他们是我劝降公瑾的,我得把他们再带出来;王威等被关在江陵大牢,也需营救;还有,主公的细作黄忠、黄叙、夏略等人都藏身江陵,没有我和公瑾照应的话,并不安全。”</p>

徐庶一凛,道:“阿叙他们……”心想:“我倒一直没想到,你对荆襄的情况是了如指掌。须得尽快通知他们转换栖身地点。”</p>

庞统道:“公瑾在江陵时,就已非常清楚他们的身份,只是一来不愿与主公结仇过深;二来他甚慕主公的为人和汉升先生的艺业,所以一直严禁属下骚扰。不过现在朱治当家,若被他知晓,其祸非小。”他再看我一眼,“最主要的,我不回江陵,如何能助主公夺取江陵,擒降公瑾呢?”</p>

徐庶哦了一声,忽然明白了。</p>

无功不受禄。庞统是一个孤傲之人,不立下大功,怎么能安于高位。何况他眼下就有很好的立功机会,何乐而不为?心想:“有士元居内调度,江陵不难取之。”</p>

田丰道:“士元,我有一言,望君切记。”</p>

庞统道:“田公请讲。”</p>

田丰道:“士元此去江陵,身处危地,切记未有完全把握,不可将实情告知其他任何人。”</p>

庞统道:“田公放心,潘睿和董允二人并非小人,而且他们现在对孙权那小子也都十分不满,我会见机行事,决不敢鲁莽,坏了主公大事。”</p>

徐庶道:“士元回到江陵,若有大事,请持此牌去安家营见安家主人安枫眠,他自会不问任何问题,一切听士元调遣。”取出一面小小铜牌,塞到庞统手心之中,让他握紧。</p>

庞统颇感意外:“安家?”想道:“安家一向持家中庸,不问政事,想不到居然给你收为腹心。”</p>

徐庶笑道:“海子湖夏家和凤凰渡邓家和我军关系密切,恐怕都在你江东军监视之下,我怎么敢轻易使用?”心想:“我的手段要都让你洞悉,那岂不太惨了么?”道:“江陵之事,尽托士元。黄叙等人已泄,不到非常时刻,士元不要自己去与他们联系。”</p>

庞统道:“元直放心,我自有办法。”</p>

徐庶点头,和田丰一起看我。</p>

信他不信?</p>

我心中闪过一丝疑惑,瞬间即逝,暗想:“除我之外,他现在哪里有合适的尽忠对象?此人虽然择主,却非反复无信之徒,我却不可以小人之心度之。”当即道:“时间急迫,士元既有把握,那就不要耽搁时辰,以免谋泄。”</p>

庞统道:“是,多谢主公。”心想:“主公对我真是倾心相待,我如此形迹诡异,他竟然毫不怀疑,真人杰也!”他初入大帐之时,还想看看我是不是真适合做他的主人,等决定投效我麾下,却又临时动念,想要立下奇功再回来任职。如此忽东忽西,要换个人,连庞统他自己都要疑虑重重。所以对我竟然能跟得上他的思路十分感激。</p>

当下庞统急急而别,匆匆而去。</p>

为保守机密,我等三人只到帐门便不远送,又令张南秘密护送一程。</p>

返回到帐里,我思虑已毕,道:“两位军师,现在听我的任免命令。”</p>

徐庶微感意外,忙道:“主公你说,我都记着。”</p>

我看他二人一眼,笑道:“这可是我镇军大将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命令吧?可称镇军府一号令。有什么不妥,你们只管说。”</p>

徐庶道:“嗯,稍后我会用正式的大将军印玺盖章。”</p>

我点点头,道:“武陵代郡守蒋琬,公忠勤勉,现正式任命为武陵太守;酃县令邓芝,机警善治,右迁桂阳太守;镇军大将军府仓曹令史刘贤,畅晓郡务,升任零陵太守;医林国手张机,悉心为民,特委其为长沙太守。”</p>

徐庶道:“主公,长沙让张仲景先生为太守?”</p>

我道:“是啊,长沙大疫,张机先生妙手回春,长沙军民等全靠他悉心救治,才得以康复,而且我发觉张先生极有安抚治理、协调群僚的能力,所谓医而优则仕。我希望天下人都知道,我阿飞的部下,不分贵贱亲疏,无论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只要有本事,能造福百姓,都能以此晋身仕途,获得荣华富贵。”</p>

田丰眼前一亮,击掌赞道:“医而优则仕!不错,就是这个道理,能造福百姓就能当官得富贵。此令一发,何愁人才不来?主公的胸怀和手段,果非他人能及。”</p>

在古代,医道高明的医生虽然常常能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无比尊崇,但社会地位却非常之低。能在官府任职的少数医生,多是家庭里有强大的背景。但以一介江湖草医身份而担任一郡之长这等要职,则自古从未有之。</p>

徐庶笑道:“元皓兄在我军呆久了就会知道,主公不言则已,言必出奇。嗯,那零陵原太守刘度公怎么办?”</p>

我道:“他身体一向不好,多次请退,我看就先给他一个镇军大将军府西东阁祭酒的名衔,让他回家歇息些日子吧。还有,刘贤推荐的郡吏刘巴可堪大用,先放在零陵做一年功曹;桂阳郡尉鲍隆颇识大体,升为桂阳郡将兵长史;巩志为武陵郡功曹;武陵帮黑帮主立有大功,赠金甲一领,宝刀两口,骏马一百匹。”</p>

徐庶点头,知道鲍隆的升职是对他上月自动送族兵到油口前线的回报,武陵帮的功劳则是刺杀金旋。</p>

喝了一口水,我道:“命参军桓阶、长沙郡长史韩玄率桂阳郡兵两千人,赶赴油口,汇合原油口楼船军余部、游弋军杨影部,重新组建长沙水军,由桓阶暂兼楼船都尉之职,杨影升为游弋都尉。”</p>

田丰连连点头:“主公如此安排,的确甚当。虽有元直奇计在前,但我们亦需自建堂堂之阵,以应付任何意外。”</p>

“呵,元皓兄过奖了!”连续得到老头的夸奖,我也很得意,浑身骨头都似乎轻了好几两,太难得了,“镇军府长史杜袭、桂阳郡尉邢道荣,调赴当阳前线效力。”</p>

对这道命令徐庶却微有异意:“邢道荣力大无比,正是前敌需要的猛将。但长沙重地,张机却是新任,只留和洽一人总领四郡,是否太过单薄?”</p>

</p>

我皱了皱眉。长沙的事我不是不知道,但把精于治军的杜袭留在长沙,也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而且一旦去襄阳,徐庶他们需要专心谋划应敌之策,军营中杂务繁多,平时管理无人,也不是个事。</p>

左思右想,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说道:“暂时就先这样吧,以后甘三弟过来,就把桓阶再调回去便是。”</p>

一一交代完毕,徐庶也都写成文了。我扭扭脖子,动动肩膀,觉得腰酸腿痛,浑身不得劲,这才想起到现在整整忙了七八个时辰了,而且夜这么深了,几人都还只喝了点酒,没吃晚饭。</p>

有点歉意地看看两位军师:“啊,工作是忙不完的,咱们先吃饭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p>

草草吃了些饭食,几次劝说,才勉强把两位工作狂军师送走。</p>

我伸了个懒腰,解了外衣,光着脚在帐中练了几路拳,一刻钟下来,浑身血气通畅许多,好不舒服。</p>

刚收住双肩,拢毕两脚,宋定一头撞了进来:“主公,有客求见。”</p>

我一怔,道:“怎么是你?张南呢?”忽然想起张南去护送庞统,可能还没回来,暗暗骂自己这脑子,事一多就糊涂。</p>

“是谁啊?”</p>

“两位姓赵的先生。”宋定挠挠头,“末将看武功都很不错的样子。”</p>

“啊……赶快请他们进来!”我蓦然一惊。</p>

他们不是和杜瑞一起乘船南来的么?怎么这么快就到了?</p>

宋定应声而出。</p>

我又敲了敲自己的头,我这笨的,我自己不会去迎客啊?</p>

急忙跟了出去,迎到寨前,宋定刚刚命人打开寨门。</p>

两个人牵着马进来。</p>

我的眼睛在夜里还行,一眼就瞧出,果然是赵楷和赵睿。</p>

扑上前去,先抱住了赵楷。</p>

赵楷没想到我会自己出来接他,骤出不意,两膀本能的就是一崩。</p>

我急忙暗使柔劲化解,低声叫道:“赵大哥,是我。”</p>

赵楷这一崩的劲道就没完全发出,半路收回去大半。</p>

我暗暗佩服:“赵老哥就是厉害,内劲收发自如,功力应不在那淳于宾老头子之下。”</p>

赵楷定睛看看,果然是我,不禁大喜。</p>

正在亲热,身后又一双胳膊伸了过来,把我二人一起搂住:“飞兄!”</p>

我应道:“睿兄弟!”</p>

三人相拥片刻,都放开了手,我道:“快来,到我帐中一叙。”</p>

赵楷道:“主公,你既然出来,我看我和睿儿就不用进去了,咱们在寨外把要紧话一说,我们还得连夜赶路。”</p>

我微微一惊:“什么重要的事情,竟然无法在此停留一晚么?”道:“好的。”</p>

赵楷一把拉过我,转身便走。</p>

宋定急了:“喂,主公,你们去哪里?”</p>

我回头道:“你去看两位军师,若他二位还没睡熟,便请他们到寨后三里外桃园相见。顺便,牵四匹好马,准备干粮饮水等物。”</p>

宋定道:“是。”</p>

一路走一路聊,快到桃园时,身后马蹄声大起,阿昌和刘二率领着一帮卫士赶了过来。</p>

一问,原来是宋司马通知他们过来保护主公。</p>

看来宋定这家伙虽然头脑不是太灵光,但经过徐中流行刺事件之后,对我的安全已经开始上心了。</p>

让阿昌他们散开在周围百米间守卫,我和赵楷、赵睿三人在桃园里找了个凉亭坐下。</p>

天空像刚刚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晶晶的,映衬着那一轮皎洁的冰盘。月光是柔和的,发散出无数道银色的碎线,照在树枝边,洒落草地上。</p>

好幽静的夜晚!</p>

看时辰应该是夜里一、两点钟的样子了。</p>

暑热尚未消退,我单衣短裤,光着脚坐在石凳上,觉得很舒服。</p>

赵睿首先发现问题:“飞兄,你竟然没有着履?”</p>

我笑道:“现在不是正热么?”</p>

赵楷早把我衣衫不整的情景看在眼里,瞪了赵睿一眼:“睿儿,你怎么称呼主公的?”</p>

赵睿一凛,道:“是,小侄错了。”</p>

我忙道:“哎,现在没有外人,可别那么见外。你是我赵大哥,你是我睿兄弟,我不管你们之间什么辈分,咱们各论各的。主公什么的,更是提也别提。”</p>

赵睿微笑:“我早知飞兄不会那么俗气的。”</p>

赵楷微感不悦,不过也没再多说什么,开门见山道:“情况紧急,不容耽误,所以我们没有与杜瑞兄一起走。贤弟,上月初刘备重整军马,在汝南穰山与曹军决战,全军覆没,刘备当场被杀,部下大将亦多于此战阵亡;另外,配合他同时行动的张燕在洛阳城下也被夏侯渊连续偷袭,大败而逃。中原之事,已不可为。”</p>

我大惊而骇:“什么,刘备死了?”</p>

最近几个月中原你攻我伐,局面混乱。我设在汝南地区的联络站多遭破坏,剩下的不得不转入地下或移走他地,而由于江东军的不停攻击,新野周围数十里方圆也处于严密戒备状态,从许昌至新野这一大片地域就成了我联络网中的空白区。</p>

虽然许都尚有暗桩潜伏,但传递消息的信鸽却无法一口气飞越这么远的距离,试过几次,不知是遭乱兵射杀还是力尽而落被人捉住吃了,没有一只能飞到油口的,后来我就不再让他们尝试了,决定等汝南地区的联络站完全修复之后再说。</p>

目前我对中原的消息可以说一无所知,闭塞之极,想不到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p>

“那……赵二哥和三哥情况如何?”</p>

赵楷道:“我松弟一家都随张燕退回河内。三弟子龙他……据闻他为保护刘备二女安全撤退,被十余曹将围攻,身被十一枪而去。我和睿儿找了他们近半个月,却不知他们隐藏在什么地方。”说到这里,虽是身心早如铁石般坚强,声音也不禁微微哽咽。</p>

赵睿道:“我和楷伯心焦如焚,偏偏此时汉中却又出事,不得久耽。唉,只能期望子龙小叔吉人天象,平安度过此劫。”</p>

赵楷道:“刘备的部下,张飞于决战前夜被刺,横死榻上;关平、周仓、刘辟等皆随其主殉死;龚都等下落不明;关羽苦战被擒,再度降曹。”</p>

赵睿用力一握拳,道:“那种没骨气的东西,楷伯何必再去提他?”</p>

打击连连,我脑子有点晕,揉揉太阳穴:“张飞也死了……关羽又降了,慢点,慢点,奇怪,中午的新野密报为何只字没提?”</p>

赵楷道:“哦,新野飞讯已到了么?这两战事关全局,我怕影响军心,连玉儿和吟儿都没说,小兰自然不知。”</p>

我沉下心,把赵玉、司马吟他们在新野如何逞威之事略略讲述一遍,又将我与诸军师的计议也跟他们说了。</p>

赵睿大喜:“听说围攻我子龙小叔的曹将之中就有那贼子高览,玉弟杀了他,正好为小叔报仇。”</p>

赵楷面色忧虑,道:“想不到曹军南下,如此之速。不过贤弟放心,汉中之事,我会加快进行。”</p>

我道:“大哥,汉中情势,颇为复杂,切要小心。”</p>

赵楷嘴角微露笑意,附身在我耳旁低语几句。</p>

我身体一震,逼降张鲁?好大的手笔。</p>

赵楷低声道:“贤弟,汉中之事,便是如此了,若是顺利,年内就可解决。你这边曹军势大,此时与其作战,胜负难测,前景不明。若襄阳一旦为其所zhan有,刘表、孙权定然无力抵挡,那时若长沙四郡难以独全,贤弟你切勿恋栈迟疑,速速率人径往江州(今重庆)暂驻,或往汉中与我会合。”</p>

我道:“大哥,我明白的。我这边一旦缓过手来,便入两川找你。”</p>

赵楷道:“嗯,还有,你勿告知吟儿我们的去向,我已跟他说过,让他暂时留在你身边。”</p>

我道:“有什么问题?大哥这次去汉中,司马家……”</p>

赵楷又在我耳边说了几句。</p>

我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p>

赵楷坐好身子,道:“田元皓目光深远,庞士元策划精微,在此危急时刻,竟有这两位高士加入我军,真长沙之幸也!加上徐军师善自运筹,贤弟这边,我就完全不用再操心了。”</p>

忽然站起,道:“睿儿,我们这就去吧。”</p>

赵睿应道:“是。”立刻也站起身来。</p>

我忙道:“大哥,睿弟,等徐、田二位军师来,见一面再走不迟啊!”</p>

赵楷道:“事不宜迟,汉中之事,比襄阳还要急迫。晚到一步,局势已非啊!”</p>

我叹了口气,不再相劝,起身相送。</p>

赵楷连干粮都不要,只拉过宋定找来的那几匹好马,换过坐骑,便与赵睿扬鞭而去。</p>

待徐庶、田丰得报,匆匆赶到桃园之时,赵楷、赵睿二人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呆呆而望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