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竞拍(1 / 2)

 第315章 竞拍</p>

廖莹中没有卖关子,直接言道:“这种新型白酒之名乃是当今皇上钦定,就叫做‘中华御液’。”</p>

“中华御液?”</p>

“中华,御液?还是皇上钦定?”</p>

“如此美酒确是当得起这御液二字。”</p>

“仅听此名,就想喝上两口。”</p>

众人一阵私语之后,很快便接受了这个名称。</p>

中华之名,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因此便将该地称之为中国或者中华,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p>

“中华”二字,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p>

</p>

我将这种白酒命名为“中华御液”,是为了灌输给大众以“中华”的思想,数千年来,朝代更替频繁,唯有中华之名始终未变。</p>

“福建省,‘中华御液’白酒的代理权拍卖底价为一千贯华夏币,期限为一年,每次加价金额不低于一百贯华夏币,下面竞价开始。”就在大家还在议论之时,亲自担当主持人的商业部尚书廖莹中的声音再次响起。</p>

倒不是商业部没有其他官员可以担当主持人,而是廖莹中认为,作为商业部尚书,应该亲身实践各种商业行为,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天下的商业。</p>

随着廖莹中的话音刚落,就有人举牌道:“一千二百贯华夏币。”</p>

“一千三百贯。”</p>

福建省偏安南部,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宋蒙、宋金之间的战争影响,又毗邻两浙,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意识浓厚,一直处于南宋朝富庶地区的前端,所以前来参与竞争的商家并不在少数。</p>

“一千五百贯。”</p>

“一千六百贯。”</p>

林志雄第一次举起牌子,喊道:“两千贯华夏币。”</p>

会场上稍稍沉默后,又有人道:“两千二佰贯。”</p>

拍卖价冲过二千贯华夏币后,竞拍的速度明显放慢,前面的竞拍者们大多开始犹豫起来,虽然大都看好中华御液的市场和前景,但仅是代理权便要花上二千贯,也觉心里没底,何况这些人都知道林志雄在福建的商界势力不俗,与其竞争难度不小,所以举牌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p>

当有人叫到三千一百贯时,林志雄和身旁的郑虎臣略微商议后,再次举牌道:“四千贯。”</p>

“公子,看来这林老板对于福建省的代理权势在必得啊。”</p>

“恩,福建是其大本营嘛,而且从味精的销售来看,这林志雄应该尝到了甜头。萧天,那郑虎臣怎么也来了?”</p>

萧天道:“是啊,公子,今早他们还来找过我,希望和我们合作有关农具的代工事宜,并问我公子有没有空,说是要见见您。”</p>

“我还以为他改做贸易了呢。”我笑道,“好,那就约他们明晚吧。”</p>

农具的制作并不复杂,郑虎臣拥有整个江南东路最大的铁器作坊,即便在全国来看,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某些方面,苏州铁器的制作工艺甚至超过了朝廷的兵器作坊。宋无心的大船设计图稿已经完毕,有关铁器方面的零部件制作正在寻找合作商,我觉得郑虎臣的作坊或许有此能力。</p>

竞拍福建路代理权的其它商家经过仔细衡量,最终放弃了举牌,林志雄以四千贯的高价获得了“中华御液”在福建省为期一年的独家代理权。</p>

廖莹中在宣布林志雄竞拍成功后继续道:“下面是两浙西路的代理权竞拍,底价为三千贯华夏币。”</p>

两浙西路的治所就在临安,这是南宋朝最为富裕的一路,按照后世的术语来说,两浙西路的GDP占到了整个国家GDP的四成以上。从这次拍卖会上的底价来看,两浙西路的起始价也是最高的,是福建省的三倍,而其所辖区域还远远小于福建省。</p>

两浙西路竞价之激烈可谓这次拍卖会之最,用惨烈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从三千贯华夏币的低价开始,几乎没有停顿地就被众多的商家喊到了五千贯。</p>

和福建省的商家相比,临安城的商行有二点明显不同之处,首先是他们对于这种白酒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各路的商家,在竞拍之前,临安城的商界人物人人都在同乐楼里品尝过中华御液,虽说价位很高,但一个多月来,排着长队在同乐楼等位的场面延续至今,仅凭这点,这些商人便无不眼红;另外一处不同就是临安的商家大多数和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朝廷没有明文规定,官员是否可以经商,但历代宋朝帝王对此均是不予过问,任意随之,到了南宋末年,临安城里的商和官早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商在前,官在后,因此这些商家的实力都颇为不弱,远非其它各路各省的商人可比。</p>

虽然和泉州蒲家无法相比,但林志雄在福建省内的生意场上却是属于大亨一级的人物,仅管如此,在商贾云集的临安却只能算得上是中游偏上。一直以来,林志雄都想将其商行的重点业务转到临安,不过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p>

“八千贯华夏币。”林志雄的声音不大,却是毫不拖泥带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