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六国论(1 / 2)

 一个人站了出来,并且说了一番话,当花郎听到那番话的时候,他突然停了下来,无论温梦怎么拉他,他都没有动。</p>

按理说,一个人说出一番话,不应该让花郎这个样子的,可这个人说出这番话后,花郎就是这个样子了。</p>

站出来的那个人大概三十多岁模样,比花郎要大一些,从他的脸上隐隐能够看出一些阅历来,而且还可看出一丝英俊气质,此时的他正在接着说自己刚才提出的观点:</p>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p>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p>

这人说完,本来争吵不休的讨论突然停了下来,大家相互望了一眼,然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很明显,他们这些人都对这个人的论点折服了。</p>

花郎知道,这是六国论,是苏轼的父亲苏洵所作,他所提出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p>

而苏洵虽是在论六国之破灭,其实也是在说大宋朝的事情,他觉得宋朝向西夏辽国每年送那么多布匹金银,与古时六国贿秦并无多少分别。</p>

花郎是及其赞成这个观点的,只是大宋朝崇文抑武,武将想要上战场杀敌,要受许多的限制,以大宋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与西夏辽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p>

花郎想着这些,看着那个提出这个论点的人,他很奇怪,这个人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洵吗?</p>

花郎知道,苏洵是四川眉山人,可这里的长安,长安离四川是有很远距离的,难道苏洵就因为这里有个诗词大会就来长安城?</p>

就在花郎对这人的身份疑惑的时候,那些士子书生中的一个向那人拱手道:“明允兄的六国论果真精辟,我等自叹不如,佩服佩服!”</p>

原来那人叫明允,可是很快,花郎突然暗笑自己的愚笨,苏洵字明允,眼前这个做六国论的人不是苏洵是谁?</p>

这个人是苏轼的父亲,他苏家父子三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自己的女儿苏小妹更是嫁了秦观为妇,这苏家可谓是一门人才,花郎之前偷了他们这许多诗词来炫耀,如今见了苏洵,怎么着也得表示表示才行。</p>

这番想着,花郎突然上前拱手道:“这位仁兄的六国论果真是见解独到,另辟六国论之先河啊,在下花郎,不知可否请仁兄到客栈楼上稍作休息呢?”</p>

花郎提出自己名号之后,那苏洵顿时一惊,道:“阁下是花郎?”</p>

花郎连连点头:“仁兄认得在下?”</p>

“花公子名号整个大宋朝都是知道的,如今遇到花兄弟,这客我请,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