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开窍(1 / 2)

重返1977 镶黄旗 0 字 2022-01-19

 尽管洪禄承本人没有太在意,但他对洪衍武讲的这些话,产生的影响实在无可估量。

因为首先要知道,洪衍武做生意,走的可是野蛮式的投机路子。

对市场的实践经验,他积累的挺多,懂得的歪门邪道、阴谋诡计也着实不少。

可要说到实处,他的商业天分和境界,其实并没有洪禄承所想象中那么高。

这小子之所以做生意顺风顺水,点子层出不穷,主要还是托了重生的福。

正因为有对历史的了解,亲眼见别人这么干过。他才知道这么干能成,这才敢于照猫画虎,付诸实施。

他虽然也有点小聪明,可他的创新,说透了只不过是凭已知的经验尽量弥补前人的不足,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而已。

最关键的是,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分散的,在判断情况是否有利,和该采取什么样的后续措施的时候,完全是凭直觉、凭经验。

这样的他,做点小生意还行,真要把企业办到了世界五百强的规模,那可就超出他的能力,玩不转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历史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失去了对未来的掌握。或许只要一个马失前蹄,就能让他前面的成功化为乌有。

那么不用说,他身上最缺乏的,就是能把一切现象都联系成一体,能让他清晰分辨出实质情况。还能以此做出合理解释,并正确判断未来大势的商业理论。

而他从洪禄承这些话里所得到的,恰恰正是这一点。

况且由于这还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悉心教导,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儿子彻底的明白,尽快的掌握,洪禄承给予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精辟入里,直指核心。

并不会像大多数经济学专家教授那样,为了沽名钓誉,总故意遮遮掩掩、含混不清,非要把简单的东西给复杂化,好以此衬托他们的学识,培养观众的崇拜感。

那么说真的,这可就有点与金庸笔下的张无忌在对上灭绝师太时,骤然领悟“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几句话时的情形,好有一比了。

也有点与风清扬传授剑法时,令狐冲听到那宛如惊天霹雳的一句“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又如何来破你的招式?”的情景,极为类似。

总之,洪衍武的感受如同突然开窍的令狐冲、张无忌一般,同样是“一颗心怦怦乱跳,手心发热,陡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生平从所未见、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天地。”

不夸张的说,如今突然听闻这洪家数代人精粹的智慧与知识,洪衍武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产生了一种厚积薄发的进化。

自己都能明确的感到自己,和过去彻底不同了。

他惊讶的发现,其实只需用父亲说的观点来观察,无论任何买卖,他几乎一下就能找到最关键的核心部分。

有了“渠道”这条经线,和“依赖”这条纬线,他就能轻易的测量出一个行业利润的来源,和经营模式上存在的不足。

也能很快发现改善的办法,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更多的商业潜力可挖。

说白了,他似乎突然间拥有了一双可以看到商业本质的“透视眼”,那自然是要多兴奋有多兴奋啊。

所以这样一来,在洪禄承离京的这段时间里,洪衍武几乎一有空就在琢磨其中的道道。

他痴迷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想过去、想今天、想未来,从大清盐商、洋行买办,到官倒儿、煤老板、地产商,再到金融巨子,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通通在他心里过了一遍。

甚至因为太过沉醉于其中,他呈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状态。

弄得身边的熟人不免都担心起来,还以为他有了什么心事、遇到什么难事呢。

谁能想到,他是心中默默“进化”呢?

当然,任何知识都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价值,光说不练可是假把式。

哪怕让洪衍武如获至宝的理论再好,可想终归是想,没经过实践考验,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不过要说偏偏也巧了,就在骤然“得道”之后,洪衍武正按捺不住内心“寂寞”,难以克制跃跃欲试的冲动之时,还真就有了这么一个迫在眉睫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放在了洪衍武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