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装修跟着完成。
冰箱、冷柜、家具、用具再一到位,乐师也通过杨卫帆联系好了,那还差什么呀?
除了一点细节问题,那就差人员的磨合了。
还有,就是必须得跟辖区派出所和街道正式打个招呼,而且要分出点好处去。
作为服务公司来讲,虽然背靠这么大厂子,经营上又不玩儿歪的邪的。
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政府基层单位。
但日后天天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捞钱,真要是一毛不拔就太过了。
毕竟这样的经营属于特殊行业,哪怕还没有相关政策界定。
可经营上处于法规边缘的东西太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让多些人念你的好总比多些人恨你强,否则早晚让人瞅准了治你一家伙。
更何况有了人家照应,安全、声誉、搞群众关系上都会方便许多。
像商店开业的时候和儿童节举办活动,人家派出所和街道不就出了许多力吗?
还是利益均沾才是正理啊,和气生财嘛。
所以1984年6月6日,洪衍武特意挑了这么一个吉利的日子,试营业了。
这一天,他不但把厂领导、派出所和街道的领导都请来了。
而且还把杨卫帆、“红叶”、宋国甫这些朋友,边建功、苏锦、苏绣这些邻居,以及麾下几十口子有头有脸的兄弟都请了来。
仅仅留了一半空座儿接待外客。
不用问,这目的既是要借此机会博得领导的信任,赢得派出所和街道的好感。
也要让“音乐茶座”的全体职工对工作环境和程序有个适应的过程。
别忘了,干这个,连老职工在内,谁都是第一次上阵,手忙脚乱是免不了的。
要是自己请来的客人占多数,那就主动多了。
既能练兵,也能捧场,绝不至于搞砸或是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
不过人有千虑必有一失,选得挺好的良辰吉日,可当天的天气并不算好。
由于6月5日刚刚下完一场雨,直接把气温就给带下来了,天一落黑也就二十一二度。
这样的温度在屋里感觉不出来,要坐在外头,小风一吹,还真有点“嗖嗖”的。
要按理说,其实挺影响大家兴致的。
可反过来也得说,当时的京城人实在太缺少这样的娱乐场所了。
在充满稀缺性的卖方市场环境里,这一天试营业的效果,仍旧是出乎洪衍武意料之外的好。
敢情这个年代的人们,对西方人生活的了解,其实大部分都是听别人神侃的。
但却因为影视剧潜移默化的影响,偏偏是对西式生活最向往,最渴望的年代。
而作为天子脚下习惯循规蹈矩的首都人,不受体制限制,敢于吃螃蟹,有见识的人又太少了。
所以在南方娱乐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京城的娱乐业发展却陷于停滞,要保守得多。
长期以来,京城仅有几家涉外舞厅才能提供较高档次的夜间娱乐生活。
于是大部分的京城人即使拥有再大的好奇心,也只能别无选择的被迫站在“门外”垂涎着的。
除了去南方出差的人,或许还能从改革的夹缝里领略下灯红酒绿的滋味,其他的京城老百姓都没这样的可能性。
即使到了1984年,这种状况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唯有去年9月份,重文门地区在新侨饭店的对面,开了一家由皮尔卡丹投资的法餐厅“马克西姆”。
才算是真正给了京城人一个没有限制门槛,能够一边吃晚餐,一边欣赏到歌舞表演的场所。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还甭说,即使那儿的一杯酒敢卖十块钱。
可就因为装修高档,又有这么点新鲜玩意,那买卖简直火爆极了。
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几乎全去过那儿,而且对其奢华环境和优雅氛围无比推崇。
这样不出半年,靠着这些人的口碑。
“马克西姆”在京城名声大作,迅速崛起,一脚就把过去让京城人趋之若鹜的“老莫”给踹到“西餐老二”的位置上去了。
法式大餐对俄式大餐,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完胜!
像今年元旦,洪衍武就曾经为了给杨卫帆一首《难忘今宵》,逼着杨卫帆在那儿请了他们一次。
说实话,别看“宰”了杨卫帆三百多,水清、晓影和陈力泉都挺满意。
可作为过来人,洪衍武真觉得挺一般的,没什么新意。
可见当时具有娱乐性质的夜生活对人们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后来他看着满堂宾客不断加酒加菜的情景一琢磨,就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确实不同以往了。
不是“三年”和“运动”时期可比,兜里有几个钱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这些人吧,正因为经过困难年代,因为眼界开阔了。
是越花不出去手里的钱,就越憋得慌。
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亏得慌,想用物质迅速弥补自己过去的缺失。
这才是为什么社会总体还在为实现小康目标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