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王道九封 天人三化(4K2)(2 / 2)

紧跟着,属于他的自然之势显化,于乾坤合,演绎大势,整个席卷过来,将一切都改变了。</p>

枯荣两现,在李昱的目光中,整片天地都被分割逆改,倒转过来,老道士仿佛化作了主宰神灵,他要兴盛便兴盛,要衰败就衰败,风水由心,大势加身。</p>

无为者,清净自然,大势加身,无往而不利!</p>

这便是他的势,他的地师道!</p>

李昱看的如痴如醉,整个人都沉浸进去了,玄瞳观风水,察大势,忍不住跟着临摹起来,己身之势被勾连,相伴在老道人左右,一同演绎。</p>

这是传法,亦为讲道,开悟后人,自有福泽。</p>

“妈的,这小子真是运道昌隆,怎么就不传贫道呢,贫道与地师一脉也很有缘啊,甚至不惜远走中州到来,蔡族的传承虽没有参悟到,但也领悟了些皮毛啊···”</p>

段德艳羡,一个人立在旁边嘟囔着,惋惜不已。</p>

这可是当世唯二的地师了,传法者还是一位活过了八千年的大圣,何其惊人?</p>

但这样的好事却与他无缘了,委实很遗憾。</p>

宿老无言,颇为无语的瞥了他一眼,你这样的要是得了地师传承,恐怕蔡族祖上都得气活过来。</p>

人家学地师可以发扬光大,这大德道士学了肯定是去盗墓刨坟头的,想都不用想。</p>

似乎是察觉到了异样的目光,段德不禁轻咳两声,稍稍收了下肚腩,试图拯救自己本来就不正面的形象。</p>

但可惜场中无人在意他,也只有天人三化与王道九封的波动不断轰鸣着,展露着地师一脉的辉煌。</p>

这一幕奇景持续了三日三夜方才停息,老道士结束了演法,静静盘坐在蒲团上,等待着李昱的复苏。</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沉浸在两大法门修行中的李昱闭目,周身被道道龙气环绕,己身王道之势初露峥嵘,与老道士的自然之势差别很大,威严深沉。</p>

渐渐的,那点灵光被捕捉,化入星海,成为了修行的感悟,让他一下子醒悟过来,如蒙点化。</p>

“谢前辈传道之恩。”</p>

李昱倾佩,行礼谢之,并取出所得的龙髓,要赠予老道士,但却被对方摆摆手拦下。</p>

“我亦为地师,当年便是蔡族之人,龙髓这样的东西早已炼化的太多了,非梦幻级,都已无了效力;你还是留着吧,对将来有大好处。</p>

老道教你,可不是为了什么报答与馈赠,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我意当如此。”</p>

老道士很随和豁达,一言一语都有机锋在其中,道韵深藏。</p>

八千年枯寂,八千年风霜,深藏功与名,他真的不是红尘中人所能比拟,有了一丝逍遥世外的“仙气”。</p>

“前辈···”</p>

李昱还欲开口,他向来是有仇不过夜,有恩必报的性子,如何受得如此。</p>

“小友,你还未悟;你我二人因缘而聚,自然因缘而散,来日再见,当为缘续之时,暂别也!”</p>

但老道士却是一甩袖袍,哈哈大笑声中有狂风起,直接卷起了三人,斗转星移间却是出了矮山道观,复返秦岭。</p>

“沧海成尘几万秋,道化黄发长生愁;一梦便是数千载,仙路崎岖何处游。”</p>

歌诀幽幽,如在送别,老道士的身影逐渐模糊不可见,似与这片山川大泽,这片乾坤都融为了一体,圆融自然。</p>

一切淡去,三人停留在原地,恍如黄粱一梦,竟有几分不真实的感觉。</p>

秦岭边界,日辉遍照,暖洋洋一片,衬得三人如梦初醒,回味无穷。</p>

“深山卧虎豹,田野藏麒麟,真高人也。”</p>

李昱感慨,再次朝着矮山道观的方向行了一礼。</p>

这位活过了八千年的大圣已然超脱了凡俗心境,立在了全新高度,得真逍遥。</p>

“道友,以后若有闲暇,多联系,中州墓陵多,东荒墓陵也不少,甚至还有古之大帝的残痕。”</p>

忽地,段德窜了出来,满面红光,一副我看好你的模样。</p>

他扭扭捏捏的转了转身子,后掏出了一块特定的传讯玉符,交予了李昱。</p>

显然,他是看上了这位当世唯二地师的能耐,无论是勘定风水,还是调动大势,都是绝佳的人选。</p>

要知道,他段德是什么人?致力于发掘古之墓陵的大师,若有地师相助,岂不是如虎添翼,盗尽五域大墓?</p>

李昱还没接过呢,他就已经畅想开了日后的盛景,不由嘿嘿傻笑了起来。</p>

“那是自然,道长与我的缘分,可是深厚的紧。”</p>

李昱面上漾开一抹笑意,收下了玉符,东荒来日他自然是要走上一遭的,那里自是有与段德配合的时候。</p>

宿老闻言却是面色一紧,望着段德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警惕。</p>

这家伙什么时候拐骗上殿下了?</p>

古华的小皇叔可不能与这样的家伙厮混在一起,他还是个孩子啊,被带坏了怎么办?</p>

一下子,他看段德的神色就凝重了起来,搞得无良道士有些摸不着头脑。</p>

片刻后,他们收敛心神,忽地发现秦岭边界竟有一处隐世门派存在,与凡人猎户为伴,扎根深山中。</p>

“这是···秦门?前辈将我送到此地,莫非还有其他意思不成?”</p>

李昱看的眼熟,一下子辨认了出来,这正是蔡族的残余后人支脉,回归了另一处祖地秦岭,在此建立了秦门。</p>

而那位老道士,算得上他们的家祖了,在传授完地师传承后,竟将李昱也送来了此地,其中意味有些玄妙,值得探究。</p>

秦门,规模不大,总共也就一百多人而已,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分支,也就是所谓的外门。</p>

总门,位于这片山地的中心,与东西南北分支间不过二三十里而已,相距很近。</p>

李昱三人落下,远远的观望了一番,发现这些弟子长老修为参差不齐,弱者不过轮海秘境,强者竟有仙台一层天的实力。</p>

不过他们没有大意,因为有关这门派的传闻可不少,连诸子百教都吃过大亏,狼狈退走。</p>

在中州传闻中,秦门主峰隐藏有不世高手,不弱于诸圣地,且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有一篇秘术,名为渡神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