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三皇五帝十圣六贤(2 / 2)

然后,十圣决定验证自己的武学理论,就有了“十圣论武”的出现,十圣论武也被称为“百宗盟誓”,当时也没有十圣之说,武者部落也非常的多,能够形成规模并拥有大量追随者的,有百来个,所以,才有“百宗盟誓”的说法。

同样无人知道十圣究竟是破碎虚空还是死的连渣都没有,反正“十圣”挂掉后,“十圣论武”就变味了,六贤就是在这个时期冒出来的。

六贤时期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吞并的时期,战力彪悍的武者纷纷加入各个国家,造成战争极为残酷的后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六贤提出以宗派约束武者的理论,受到所有国家当权者的欢迎。

国家诸王当然是要欢迎的,那时的武者极为强悍与桀骜不驯,动不动就要宰掉大王与上卿大臣,这特么哪里能受得了啊!

后有人批判“六贤”不配为“贤者”,正是“六贤”提出“宗派”论,从而给武者们戴上了镣铐,使武者们失去了“三皇五帝十圣”时期的尊贵,渐渐沦为国家统治阶层的工具,而宗派的存在,也让早期的“百宗争鸣”变成了“宗派自闭”与“门派之分”。

三皇五帝十圣六贤中,六贤是最富争议的,有武者称其为“武道败类”,有武者立其为“武道贤者”。

在苗人风看来,六贤其实真的名不符其实的,不管是三皇还是五帝或是十圣,对“武道”都有后人难以攀越的功绩。而六贤没有在“武学”上有所贡献,仅是将散乱的武者全部关进了一个叫“宗派”的笼子内。

这个话题也曾在“十字焚身”剧情闲聊中提起,勿弗子当时认为六贤的作法没有错,若是武者再不受约束的话,天地失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武学就不具备任何的实用性,只能成为花架子。

肖邦也认为宗派的存在是时代的产物,当时已不是十圣时期的城邦时期,而是己具规模的大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正为统一而战,武者的乱入及无序,会给统一带来极大的麻烦,六贤创建宗派,为乱世的结束做出极大的贡献。

捋完“三皇五帝,十圣六贤”后就能发现,武学的发展是极为奇葩的,它看似不断创新与前进,实则却是在不停的后退。

三皇五帝时期以道域、意境、气势为等级划分,十圣时期以后天、先天为等级划分,六贤时期的宗派出现,就有了“后天四流宗,先天觅虚空”的等级划分。

先天觅虚空,都敢不破虚空,由此可见,武学的退步有多厉害。

扯回正题,捋完“三皇五帝,十圣六贤”,再看手中的布,苗人风隐约抓住了什么,“麻的,明明很有感觉啊”,始终抓不到那道灵光,苗人风怒的将布扔在地上,烦躁的骂道,然后,灵光出现了,苗人风转身看向前方,那里明明空荡荡的,却仿佛有无形之墙。

“这特么不就是虚空吗?”苗人风大喊道。

五霸是在三千多年前最为强大的武者,六贤当时在褒贬不一的名声中死去,他们也是唯一被无数人见证死亡的大能,三皇五帝十圣是死是活,无人知晓,就连六贤之后崛起的“五霸”,同样也是生死不明的,所以,也有人说“六贤为天道所弃”,这也给那些黑“六贤”的武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火力。

如果这道无形之墙就是模拟出来的“虚空”,那就能解释死在此处的人,为什么都是站立的,很多人都以为“破碎虚空”,就是打破天地对自身的束缚,而用到“打”字,就以为必须打败谁,其实这是误解,破碎虚空也一个字——悟。

至于怎么“悟”却是没有定论的,若是有定论,早就有无数人破碎虚空。

按白狐的理解,破碎虚空不是说成仙得道,只是修炼上的一种突破,而这种突破后,身处的天地无法再提供能量上的补给,同时也会有相关的排斥。因此,破碎虚空就是前往更高级的位面,继续修炼,也就是所谓的“悟道”

暂时将这无形之墙称为“虚空壁”,虚空壁最早肯定不是在那个位置的,它也不是真正的虚空,它应该是五霸决战时又或是突破时形成的,随着时光的迁移,这面虚空壁也正不断的消退,就造成了它的位置不断后移的现象。

最早进入长恨宫的武者实力是最强悍的,应该也是与五霸同一时期的,这从他们拥有“越女剑典”中的少量心诀能够推测出来,而他们的装备受时代所限,款式老旧,特效单一,材质却是极为上佳,这也能推测出他们的年代所在。

现今存在的国朝十四宗其实失去了很多的传承武学,三皇五帝时期都是心法,如今早就不知遗失在哪里,十圣时期的武学却是不断传承五来,心法也是改良版的,不改良不行,都特么没办法适应“先天缺陷”的人族,所以,如今的武者修炼的心法,都是十圣时期改良版。

十圣时期是创新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武学,改良的心法出现,那是一个武学辉煌到逆天的时期,十圣是其中的佼佼者,与他们生于同一时代的天才们是悲伤的,他们若是放到后面的时代出生,什么六贤五霸,都要跟在他们后面吃屁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 安装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