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重庆大改编一(2 / 2)

铸剑天下 借得青山 0 字 2022-01-24

而是只将红十一师一旅这支极其擅长阻击防守作战的劲旅和新成立的川东守备二师大约两万人组成了重庆守备内线军团,驻守在重庆城内。</p>

乔信明给这两支部队下达了死守坚持的命令。</p>

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红十一师二旅,红十一师直属部队,以及川东守备一师共计三万人组成了重庆守备外线军团,秘密出城,开始了伏击作战的计划。</p>

虽然,刘湘此次从四川各地调来了十万大军。</p>

可是,却是队伍编制比较混杂。装备更是一般,加上到达重庆地区时间不一,又是分为三路大军对重庆经行围攻。</p>

如此拙劣的战术部署,实在是给乔信明留下了比较大的战场周旋空间。</p>

刘湘此次调动的十万兵力是分别从重庆的正西、西北和西南三个方向重庆急赶而来的。</p>

其中正西方向和西北方向部队来的最急,而且协同的比较好,分别是从成都地区和川东平原调集而来的,大约有七万人。</p>

两支部队与于七月二日开始对重庆外围的红军阵地发起了攻击。</p>

而从泸州方向紧急调往重庆战场的川军只有两个师两万多人,这时离重庆战场还有两天路程。</p>

虽然川军西北和西部两支攻击部队打得比较积极,可是在红军强大的火力和顽强的作风面前,攻城行动却非常不顺利。</p>

川军近七万人,在付出极大的代价后,用了二日和三日两天时间,才将战线前推进不到三公里。</p>

当然,为此红十一师和川东守备二师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p>

不过根据伤亡比例来说,红军的伤亡已经算是非常小了。</p>

就在三日晚上,战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p>

乔信明率领的红军三万人在重庆西南五十里路的安澜镇一带伏击了西南一路的川军。</p>

三万红军用一夜时间,几乎全歼了这两万多敌军,只有少数人才夜色从逃进了深山。</p>

此战,乔信明打得非常干脆利落。</p>

在川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前,就将这部分懵懂地闯进伏击圈的敌人给消灭了。</p>

到了四日清晨,红军已经带着大量的俘虏缴获,悄然撤离了安澜地区,消失在了重庆外围的群山之中了。</p>

这下,可是将密切关注着重庆围攻作战的刘湘给吓得半死。</p>

自己围攻重庆的西南一部两万多兵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歼灭了?</p>

红军这次入川,究竟有多少部队啊?</p>

难道红军是准备利用重庆来吸引自己的部队。</p>

然后在那里大量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然后再轻松入川?</p>

刘湘带着一个个疑问,当即组织自己的幕僚班子开会。</p>

在会上,刘湘手下人的意见当即分成了两派。</p>

一派人主张,应该坚决围攻重庆,同时即刻调集更大兵力前往重庆,在重庆地区与红军决战。</p>

争取乘红军在重庆还没站稳脚跟时,将红军赶出四川。</p>

一旦红军在重庆站稳了脚跟,四川平原是怎么保也保不住的。</p>

另一部分人主张围攻重庆的部队应该立即撤离。</p>

用来增强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防御,同时保存有生力量。</p>

等待时局变化,再选择进一步行动。</p>

这两派力量在会议上是争执不下。</p>

最后还是刘湘拍板决定,当前不能再向重庆增兵,而是立刻调集兵力拱卫成都地区。</p>

同时,西部和西北部围攻重庆部队即刻暂缓攻击,同时互相靠拢,防止被红军分割包围。</p>

两部川军在靠拢后,保持对重庆城的攻击态势,却要做好随时准备撤退的准备。</p>

接到刘湘命令后,西路和西北路川军立刻互相靠拢,最后在重庆西北部形成了一个总人数达到七万人的非常臃肿的川军攻城集团。</p>

可是,尽管川军人员非常臃肿,在接下来的几天,对重庆城外围阵地的攻击力度却是小了不少。</p>

红十一师和川东守备二师的守城压力一下子就减小了不少。</p>

对于刘湘的此番部署,乔信明当然乐见其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