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吧(2 / 2)

战时药品紧张,席与时12岁时母亲患伤寒去世,没过几年,她亲手照料的最小的妹妹席与韵死于车祸,她失去了两个最爱的至亲。

1948年,父亲席德柄送席与时到美国读书,自己也很快退休,和陈立夫等要员一起在纽约郊区经营一家小农场,他们在国内的房屋等固定资产无法带出,家里经济状况直线下降,手上的股票也逐渐成为没用的东西,养尊处优的席家六小姐,必须换一种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于是,她在学校主修社会学,辅修心理学,又去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求学两年,考取教师资格证,同时学习盲文,进入纽约州最大的盲童学校当老师。

当时医疗技术欠缺,美国医院对于早产儿的养护通常用接氧气的方法辅助呼吸,但氧气输入量过大会破坏新生儿眼神经,导致很多早产儿双目失明,席与时所在的学校有300多名这样的孩子,她由衷同情并且喜欢这些孩子,于是搬到校内,日夜和他们待在一起。

她耐心地教学生读盲文,天气好时,带他们去草地上唱歌做游戏,对待大一些的孩子,尽可能多地教他们独立生活技巧,孩子们和当地人都喜欢这个有责任心也很温暖的中国女人,当地报纸特地为她作了报道,标题是《她给了孩子更好的未来》。

1954年,席与时嫁给南浔张家的张南琛,家里的二叔公就是民国奇人、元老张静江,只是那时张家早已败落,连度蜜月的400块钱都是借的。婚后,席与时中断教学,拿出首饰贴补和照顾家庭,让丈夫有更多时间工作。

曾经花园洋房里的小姐,蜗居在两小间屋子,儿子的小床没处放,只好架在浴缸上,但一家人依旧相互体贴其乐融融。

教养和知识穿越乱世的尘埃,席与时的丈夫张南琛中兴家族,成为金融专家,在美国著名的史密斯信托公司工作多年后,创立自己的金融投资公司,80岁才退休。

这对夫妻儿孙满堂,2004年儿女为他们举办金婚盛典,三个孙子一起献上特大奶油蛋糕。

她古稀之年依旧衣着典雅,皮肤白皙,头发整理得纹丝不乱。

不谈往事时,笑得优雅温暖;谈起往事,笑得温暖沧桑,却从不抱怨。

她的一辈子,与其他民国名媛相比并不传奇,虽然经历了很多跌宕,却始终没有歇斯底里地与生活硬碰硬,少了很多故事,也避免了不少事故,与生活握手言和。

温暖,是以柔韧的方式改变世界

究竟什么是女人最可贵的品性?

善良?智慧?独立?

好像都有一些,又好像都不完全。

没有装防护网的善良,像赤手空拳面对残酷世界;

而莫罗亚曾说“光拥有机智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有足够的机智使自己避免拥有太多的机智”,说的是过犹不及;

独立得铁骨铮铮,常常被折断。

“温暖”却自带分寸,是柔韧而持久的爱与坚强。

真正的成年人,不正是看到生活的残酷之后,依旧保持自己的温度和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