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行政规划(1 / 2)

穿梭1368 罗远山 0 字 2022-01-2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梭1368小说燃文”查找最新章节!

从正午时分入宫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小时了,靠着两条腿走了这么久,众人也慢慢丧失了继续参观的兴致,走马观花般转了一圈后廷的几处主要殿宇,就提前结束了此次参观。

陆远不打算住在连上个厕所都需要使唤一大帮太监宫女的皇宫内院,收缴战利品搜罗各种珍奇异宝古籍名画之类的繁杂琐事也不用自己这些人亲力亲为。

于是乎,在留下了将近两千士兵和后勤人员继续在皇宫中打包干活,看守护卫之后,众人拍拍屁股,走人了!重新回到了南京城外的军事驻地。

回到军驻地,并不意味着众人就可以躺下休息高枕无忧了,南京城拿下是拿下了,但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陆远和其他几人来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南京城的地位。

南京城是大明王朝的京师所在,规模宏大,人口众多,在民间和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要确定南京城的地位,就势必要牵扯到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命名。

按着陆远这些后来者的常识,自然是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居委一共五级,当然还要加上一个与省平级的直辖市。

如果参考与咱们中原大地差不多面积的美国行政划分,虽然看上去简单,不过是州-县和州-市镇,两套并行的行政区划体系,但两者无论地理还是权力上都存在交错。对于居民而言,在不同的事务上,要和所在建制居民点政府、县政府、州政府,外加联邦政府,分别打交道。在国情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连建国的根本都不同的情况下只能摒弃。

陆远并不打算设置如此复杂的行政区域划分,毕竟现在的远东即使再一次收纳了如此广大的土地,哪怕暂时还没有经过详细的人口普查,仅凭着估算人口撑死了也就在千万出头了。虽然面积大,但是人口少。即便是整个大明,整个中原大地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也就不过是五六千万人。一千多万人听上去不少,不过要是和后来的超级大都市比较,人口还不及一半。

按着常理,现在大明的行政机构的命名和划分其实是很完美的,京师所辖的直隶,然后在外各省,省内设府,府内又分诸县,县内又是各个乡镇。

可现在难就难在南京是以“京”命名的,陆远总不能将南京,不管不顾直接改回成原来大元朝的“集庆”吧!这样既野蛮无道不符民情,自己这边内心里也接受不了。

不过,众人此刻正在谈论的话题并没放在给南京城改什么名字上,而是聚焦于行政人员编制或者说是文官制度的改革上。

直到现在为止,陆远等人其实一直将远东帝国看做是一家集团公司。陆远本人是控股股东并兼任名义上的董事局主席。

施成李文斯顿等其他几人既是控股股东和公司的执行董事,还担负着集团公司各主要部门实质上的一把手,但他们将一部分具体行政事务的执行权让渡或者说下放给了各部门的下级高管。

再下来就是类似于瞿尚兵、王平贵、吴城元和陈童晟之类的人,他们虽然身份上有些许差别,但都属于是集团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以陈宁和魏天鉴为代表的外派地方的官员则相当于集团派驻外地各分公司的总经理。

这套管理制度说白了就是问责制,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从尔能够避免像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那样无论大大小小什么事都得由最大的boss经手批复,这样的行政模式效率低,时效性差不错,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法儿监管。

朱元璋又不是上帝,他也是个人,是人就会犯错,像他那样事无巨细什么方面都想着一手统抓,连宫中太监的管理和礼仪规制都得自己亲手一改再改,这样自己累个半死不说还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性,出了问题也无法追责,毕竟大明朝的官员们都只有一个脑袋,谁都不会闲的去追究皇帝的责任不是?

当然咯,陆远等人同样也是人,虽然拥有了远超过朱元璋的见识和对世界的认知,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也会冲动犯错,也会急功近利,在某些具体事务的实施上难免也会触碰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从尔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之前陆远被刺和苏州府生员闹事一事就是典型的例证。

但总的来说,远东帝国草创至今还算是顺风顺水,至少在军事行动上是如此。

不过军事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远东帝国目前人员和行政制度上的缺陷,不仅无法掩盖,更会随着帝国疆土的进一步扩展,将这个缺陷放的越来越大,大到已经令陆远等人无法忽略,无法不进行主动干涉的地步了。

眼下,在南京城外近卫师大营中的众人就在着手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