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围魏救赵 第一节 杨棒子是咋成猛人的?(2 / 2)

杨棒子他们这个把头,带的人可不少,除了本村来的一个族里的,还有临近几个村子的人,说起来都沾亲带故的,加一起有好几百人。

其他省来的把头也一样,都是拉亲戚拽朋友的,都很抱团,不抱团也不行啊,打输了就得永远退出矿上,那就多少人拿不上工钱,多少户吃不上饭!人啊,最拼命的时候就是为了一口饭的时候!

自幼跟着老和尚习武的杨棒子,自然每次械斗都冲在最前面,用的又是一根矿场常见的松木椽子,这玩意一扫一大片,沾上就伤筋动骨的,有他打头,后面的跟着一冲,铁锹镐头棍棒的一通乱打,对方就乱了阵脚了。

这种大规模的械斗不知道朋友们见过没?反正俺小时候是见了两次,俺家的那工厂大院附近有几个村子,其中两个村子是以一条河为界的,过去为了争河水浇地几乎就年年打械斗,解放后政斧出面调停了,还修了引水渠,给两边村子砌的一边多的闸门,才不怎么打械斗了。

八几年的时候,这条渠彻底废了,多少年上游没有水了,政斧呢就想从别的地方引过来水,在两村中间呢修个小水库,结果因为这个水库的归属问题,又打起械斗来了!

那可真是壮观啊!两个村都是倾巢而出啊!甭管是老人妇女孩子,有一个算一个,有啥家伙用啥家伙啊!菜刀、镢头、镐把子、钉耙、脸盆子,只要能砸人能伤人的都能派上用场。

东边村的是村长骑个大青骡子,手拿大铡刀片子。西边的是村支书领队,红缨枪头子雪亮,根本都不用还上场商量商量,一挥胳膊,那人乌泱乌泱的就往上冲啊!

毫不夸张的说,个个都是不要命的主,前面的躺下,后面的马上就顶上去,家里男的受了伤,老婆子疯了一样的冲上去抱着对方的大腿就咬啊,老太太平时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这会子坐在地上,只要看见是旁村的,手里的剪子照肚子上就攮!

东村的村长头上挨了一棍子,被抢下来还和书记说呢,“别管我,领人上!”,那边村的支书肚子被豁开了,告诉自己儿子,把土炮抬上来!

要不是当地的驻军闻讯赶来,强行把两边人分开,机枪都架上了,还不知道死多少人呢!就这,当时就死了二十多口子人,重伤七八十。

俺当时是和几个大院里的孩子爬到大树上瞧的热闹,那场面真是震撼人啊,平时看着那么老实巴交的农民,就为了争点浇地的水,就能这么下死手,想象不到!

这两村到前几年的时候,还从来不通婚呢,全县那么多民兵,就这两村的民兵训练不发枪,用木棍代替,为啥?怕再打械斗真动枪啊!

所以在矿上的这几年,杨棒子同学又掌握了成为猛人的另两个本领,在井下练出来的吃苦耐劳忍韧姓和参加械斗领悟的基本军事常识!

比如把头还没想好怎么打的时候,杨棒子同学就和叔公讲要先把窝边的收拾了,同时要联合其他矿上的湖南籍矿工,共进退,这个没人教他,是这小子听老和尚讲故事悟出来的,这叫啥!远交近攻!

再比如,要动手了,别急,杨棒子又和他叔公说了,等其他几个矿上的人都到齐了,一起动手,打就打个狠的!一直打出去几十里地,把这一伙子人彻底打跑!这叫啥,这就叫集中优势兵力痛打落水狗!

这类的鬼点子才半大小子的杨棒子没少给这帮成年人们出,加上又会武术,打架冲锋在前,很快就成了湖南籍矿工里的领头猛人了!

持续将近半年多的械斗最后在湖南和江西两省的争斗中,落下了帷幕,上百名劳工死在械斗中,几百人致残,其实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挑起械斗的洋人和买办们,这里面的道道杨棒子和他的工友们还不知道呢!

直到在昏黄的油灯下,听一位姓毛的文弱书生给大家伙讲资本家是怎么剥削工人的时候,这笔账才算明白,械斗死了人了,可工时增加了,工资反而降低了,争来的上工机会其实不过是洋人丢过来的一块让大家争斗的骨头罢了!

可惜杨棒子没时间多听,工人就剩两个省的了,这下军阀和矿主们开始收拾不听话的工人了,杨棒子也被通缉了,没办法逃回了老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