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浅谈道教 第三节 道士散财(2 / 2)

在第一桌上,有一个在财富、权力上仅次于外企主管的人,名字呢就不提了,个子不高,肚子肥胖。很久以来,老同学们都知道他是某个大型国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过去从一个出租车司机,爬到了车队的队长,又爬到了主任的位置。

用他过去常对老同学吹嘘的那样,他手里捏着公司经理和书记的短处。每到周末。经理和书记要到郊区的某个度假村去放松一下。总是由他陪着,从订房间、找小蜜到最后的财务结算,都由他一手操办,做的滴水不漏,深得经理和书记的赏识。

所以,当他过去的同行司机们苦苦辛劳、或者被解除合同下岗的时候,他却一路高升,一个初中生。坐到了办公室主任的位子上,手下不乏硕士和博士生,你说他的心情该是如何的得意。

在餐桌上,主任呢是一杯一杯灌着五粮液,嘴里叼着香烟,黑黑的面皮上浮着油珠,一双小眼睛闪闪发亮。那天,只在这个桌上摆放着自己带来的五粮液酒,其余的桌子上都是餐厅出售的本地产普通酒。

当时,主任向坐在他对面的一个书记。市牛奶公司的副书记,也是一个自己有车的领导阶级。大声吹嘘着:“我们这些人现在不是前些年那样子了,我们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可以说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啥都难不住我们了。”也许是喝高了,同样内容的这句话,主任似乎怕对方没有听懂,竟然重复了好几遍。

在场的另外几个收入较高、社会地位也较高的老同学,相互一杯杯敬着五粮液,接着又一支支敬烟,烟酒中不觉谈兴大发,目中无人的争相回忆他们几个过去的往事,那些地位较低的人们根本就插不上嘴,就好像他们不曾存在过一样。

陪衬人的作用就在这里,为什么要他们来白吃,就为了给那些地位较高的人们充当捧场的听众,让他们每年一度得到显示自己、光耀自己的机会,犹如发迹了的人身穿光鲜的衣衫,在车水马龙的簇拥下荣归故里。有些人的虚荣心就是这么浅俗可笑。

道士乃出家之人,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粗俗、势利的对话,可是当听众,又如坐针毡,要是早走又会扫了大家的兴,他只能默默地忍着。

聚会临近末尾的时候,餐厅的服务小姐走过来收费,由一位外企的主管支付了账单,又是那位主任,出风头似的掏出几十张百元大钞和一摞子卡,装模作样的晃了晃又放回了自己的衣兜里。

道士觉得好笑,他再也无法继续无聊的坐下去了,他立起身来,从自己的衣兜里取出一沓钱来,那天他准备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同学的一万元钱,对目瞪口呆的大家说:“我还有事,先告辞了,这点钱,你们几个生活困难的分一分,以后有机会我再帮助你们。”

说完话如野鹤仙人,扬长而去。他走了之后大家才想起来,道士在这个餐桌前坐了半天,根本就没有动箸,连一口酒、一点菜也没有吃。在大家纷乱只顾自己吃喝的时候,竟然想不到给自己同桌的老同学敬敬酒,让让菜。什么事呀。

道士后来又做了一个惊人举动,在他炒股的全部收益达到了一定数额的时候,他从股票收益中拿出了若干万元,对那些往日的熟悉哥们发了一道邀请帖子。

这个从不下饭馆的人,选择在市中心的茶馆用茶水和外卖的冬菜包子待客,并给惦记他这点钱财的那些哥们公布一条索取的原则:凡在过去他困难的时候在经济上对他有所帮助的人,现在一律实行给一还十的政策,即过去曾经帮助过他一块钱的人,现在可以得到十块钱的补偿。

结果大家也许会想象得到:施舍者从不惦记日后的回报,那些凡是过去曾经在经济上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们,没有一个人再找到他,去重新加倍索回那点过去多年的馈赠,相反,过去一分钱都没有帮助过他的人,现在正是惦记他钱财最甚的人。

你不要以为这个炒股的道士是个忘性极大的人,一个文化虽不高但对数字充满敏感的人,岂能忘记了十来年前的往事,他不过是在此时以此事,进行一次善心的普化教育而已。

“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老子在两千年前的这段话,用在炒股的道士身上,不是正合适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