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进退两难 第二节 虚晃一枪(2 / 2)

鹞子沟并不长,两里多地的深沟子,很快就走完了,沟西头是一座几百米高的山梁子,就是从河北岸能看到的玉龙河岔口背后的大山,先派了两个攀登最好的战士带着绳子摸上去,侦察了一下,鬼子居然没占山头,就在山体西侧和北侧的小山头上布防了兵力,控制上山的小道。

这就成了,樊大胆下令全连马上登山,在山梁上先隐蔽下来,这爬山都是拿手的绝活!就大茂山里漫山遍野的灌木和藤蔓,连绳索勾桡都不用,蹬着板岩和沉积岩的石面,手抓野红柳和黄荆条,很快二百多人就到了山梁上。

战士们还以为要从山顶向下去攻击山下的河岸边的日军呢,可是樊大胆不仅没下战斗命令,反而让大家就地休息,吃点干粮喝点水,他带着两个战士悄悄地身上做了伪装,溜下山梁,穿过盘山的小道,下到玉龙河河谷里去了。

半小时后,一个人回来了,是一个跟着樊大胆去侦察的战士,带回来了命令,全连按照领导的命令顺着山梁向南走上一里多地后,用野草啥的身上做好伪装,悄悄地下到山脚下,在距离小关城三百多米的石梁下隐蔽起来。

樊大胆就在那躲着呢,他刚才侦察完玉龙河岔口那的鬼子,发现鬼子虽然没有占领山头,可是整个原先咱们部队的驻地已经被改造成了防御阵地,而鬼子背靠的山崖呢,直壁很高,又没什么植被,远看白呼呼的大石壁,上面不可能下来人,而且这么高,就是开枪啥的,射程远也没啥威力。

如果沿着小道去攻击,鬼子在从河谷那起,在土丘子和石梁上至少有四五处的机枪火力点,而在岔口那的鬼子离得也很近,一听枪响几分钟就能增援过来,那边的地形植被又少,白天很难接近鬼子不被发现。

倒是在小关城的鬼子人数少,大部分在村里驻守,就在村南的土梁上有三十多人简单地挖了野战工事,这是防备从南边来的攻击的,而村子北面只在村口有几个流动哨,没有看到挖有工事啥的,可能鬼子觉得北面是他们的联队部,整个三角形的布防区内已经没有八路了,所以不需要再费劲地弄工事啥的了。

樊大胆观察了下,判断村里村外加一起也就是一百多的鬼子,而且比较分散,看样子除了村南土梁子上的鬼子还比较警惕外,村子里的鬼子可能都在睡觉,看不到有鬼子走动。

从小关城村到玉龙河岔口和水沟,有五里路,听见枪声后,这两处的鬼子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增援至少需要二十分钟以上,那么自己的部队用十五分钟解决掉村里的鬼子,用五分钟准备阻击增援的鬼子或者向南和西边撤退,时间都够用了。

樊大胆就是胆大!在几千鬼子的布防区里,竟然被他找到了一个攻击点,形象的说,他要去攻击的小关城村,就好像是鬼子的屁股,在屁股上点把火,鬼子准的跳起来!这可比从这面沿着河岸去进攻起作用多了!

所以他把部队带过来,沿着小关城村东边的山地一字排开,分成两部分,一个加强排去从背后攻击南边土梁子上的鬼子,一个排从土梁子和村口之间去攻击村子的南边,剩下的两个排加机枪组从北面强攻!

攻击时间定在中午十一点半,这个时候樊大胆判断鬼子在做午饭,还没到开饭的时间,是鬼子们比较放松警惕的时候。

而十一点半也恰好是清水大佐他们开会定下的行动时间!清水决定虚晃一枪,佯攻下北岸的八路军,随后全军大队急速沿着玉龙河谷向南前进!他已经在开完会后电令在小黄峪的那个大队马上转向,向南经菜地沟到龙王庙去,等于从地图上看,是小关城村南三十里地的一个控制点。

也就是说,从开完会的十点半开始,小黄峪的大队先行出发去占领龙王庙,打前站,然后十一点半炮兵开始轰击北岸的南马庄和北山,还有水沟背后的牛槽岭,两个中队的鬼子沿河岸佯攻一下,炮击的同时,在水沟的联队部和玉龙河岔口的部队就开始向南移动。

等联队部一到小关城村,佯攻的部队马上掩护炮兵部队转移,并担任后卫任务,清水大佐分析北岸的八路不敢贸然前出来攻击,在牛槽岭的八路人数不多,也没那个实力来追,仍然在赶路的杨棒子的部队就算猜出来他的意图了,也根本无法追上他的脚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