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炎谋反(1 / 2)

 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平时受过武旦恩惠人,一一地跪了下来,皆是伏地求情。明堂之中又喧燥起来,叩头声、哭泣声、嚎啕声……乱成一片。

武则天显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扶着额,有些头痛地陷入了深思。许久,方又抬头,向狄仁杰道:“国老,你以为当如何处置?”

狄仁杰自任工部尚书之后,不辞辛劳,带领大小官员,亲自上阵修建了不少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南方多处水患之灾。又广屯良田,开垦荒土,造就了北方千里沃土。百姓对他多有感激,连武则天都对他赞赏有加,另眼相待。如今他在朝中威望颇高,内外大事,武则天都要向他垂询意见。

见问,狄仁杰也不含糊,立即挺身行礼,义正严词道:“皇上,既然叛乱已生,理应派兵镇压!且不可自乱阵脚!假如此时杀了冀王,只怕是于国法家礼都不符,只怕民心一失,就再难收复。还万皇上三思!”

这还是个道理,杜六叶想着,叛乱既起,不赶紧想着出兵平叛,却先从窝里斗了起来。这武三思虽然是个小人,但那裴炎也不是个东西。

叛军从扬州拥兵自重,虎视眈眈,他却趁着这个时机,在朝堂之中,大肆呱噪武则天应该立下太子禅让于武旦。怎么看都显得有些居心不良。

听到狄仁杰的一席话,武则天也安下心来。她虽然暗中对裴炎十分不满,可危机关头,也只得强压不发。正要与百官商讨平叛事宜,却不想,一个年轻气盛,带着几分郁冲地声音响起……

“皇上,扬州叛乱而起,此事非同小可。只怕是朝中早已有人对皇上不岔。而谋划着与徐敬业等人理应外合,一举谋权篡位,欲意对皇上不利。”

这几句话,虽然短短数语。却如同一杯开水浇到了煮沸的热油里。顿时“噼里啪啦”一阵青烟缭绕,滚烫四溅。众人如同被烫到一般,既有畏畏缩缩地躲闪;又有犹疑、兴奋的指责。霍然之间,明堂之内乱成一锅粥。

其实,杜六叶觉得那个声音有些耳熟,时不时还会出现在她的梦里,让她感觉比冬天还要寒冷。不过是,这个声音较以往,少了几分飞扬,多了几分阴鸷。

顺着音量的来源,杜六叶寻了过去。是在朝中,一向接近透明,不言不语的那个人——姚元崇。

想不到他终于开口说话了,混在翰林院几个侍郎中间,穿着青色官袍。因为隔得远,杜六叶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武则天也是来了兴致,一时坐得端正,饶有趣味道:“姚元崇,此话怎讲?”

姚元崇步态厚重地出列,行毕礼,看了裴炎一眼,方凝肃地说道:“启禀圣上,皇上可能有所不知,扬州谋反案,也并非毫无先兆。

市井之间早就传遍一首童谣,念做‘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皇上可能不知道,这一片火两片火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联想到中书令裴大人的名讳,就迎刃而解了。”

“你——黄口小儿,信口雌黄。你还诬陷老夫不成?”姚元崇还没有说完,裴炎便气急败坏的打断他,放声责咒。因为情绪太过于激动,还咳嗽起来。

谁知道姚元崇根本不怕他,反而是白了他一眼,又顶着唾沫说道:“裴大人何必如此呢?谁不知道你向来与骆宾王关系交厚?这还是什么秘密不成?再说了,你的那个外甥名为薛仲璋的,与那反贼徐敬业,可是拜了把子的兄弟……”

话一出口,别人还好,反到是坐在上首的武则天,她手里一封急报,应声落在地上。因为扬州谋反事出突然,虽然她把檄文递给众大臣看了。但反贼纠集地理方位,名单……以及诸多事宜,她都还没有来得及跟众大臣讲。姚元崇是怎么知道谋反名单里有薛仲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