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帝心难测(2 / 2)

初唐崛起 李孙钱赵 0 字 2022-01-27

…………

长安皇城内,太极殿东暖阁。

早朝刚过,武德皇帝李渊伸了个懒腰,翻看着手中的奏折,身边坐着三位身着一品官府的老臣,正与帮他一个个的分拣奏折。

裴寂,萧瑀、杜如晦三位开国功臣如今皆以老迈,为了照顾老臣,李渊特意准许三人殿中赐座。

君圣臣贤,大唐之所以中兴必然有它的道理。

此时李渊面色平静地坐在御座上翻看奏本,而裴寂则是含笑不语看着他,时不时地递上注释好的奏折,以供这位相处多年的老大批阅。

裴寂是左仆射宰相,主管三省六部天下国事,可以说他如今的地位,除了皇帝和有限的几个功臣之外,已经是无人能够比拟了。

只不过裴寂当官多年,极有眼色,一旦有机会面君之后,等闲不会轻易离去。

裴寂有裴寂的心事,自李渊登基以来,虽对他信任不减甚至封为宰辅,却也深谙帝王权术,故而有意无意的打散从组了他手中的权力,不使其疯长蔓延,祸及朝堂。

更重要的是,李渊深知权力平衡之道。

这些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新老朝臣们,这些年不知不觉明争暗斗了多少次。

那些以裴寂为首的功臣,和各大世家等一干前朝重臣们,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恨不得相见就掐死对方。

故而,双方不相上下时,争的便只有圣恩了。

在这一点上,裴寂显然占了优势,不仅是从龙功臣,还与李渊私交深厚,让天子心理上对他形成一种“身边人”的定位。

可以说,除了李渊身边的太监之外,最得圣恩便是他了。

太极殿很静,只听到右仆射宰辅萧瑀压抑着的咳嗽声。

春日寒气犹深,萧瑀身子染了风寒,这几日不见大好,李渊派了四五次太医府上瞧病,开了好几个方子,萧瑀的病仍不见起色。

“咦?这道奏本……”裴寂眉头皱了起来,思索半晌,觉得做不了决定,遂将奏本递给上首的李渊。

“陛下,这道奏本微臣不敢擅专,请陛下先过目再做计较。”

萧瑀和杜如晦两位尚书令,好奇地抬起头,看向天子手中的奏本。

李叶帝翻开,一行行仔细看了起来。

“呵呵,倒是个灵醒的后生,竟敢与郑家讲条件,连朝廷都被他算计在内……”李渊笑了笑,脸上看不出喜怒。

萧瑀的咳嗽声戛然而止,拱手道:“活字印刷一术乃惊世之作,涉及到的利益纠纷甚广,郑家这等名门望族出面抑制也倒是情理之中。”

“郑家先不说,不过此等国之利器,朕若是不予嘉赏,岂不是令天下学子寒心?众卿觉得,该如何赏赐这个李叶才好?”

李渊的性格很谨慎,或者说,为帝王者,哪个不是生得七巧玲珑心,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封赏,但其中却意味深长。

萧瑀呵呵一笑,点点头,再不多言。

他虽为大唐中书令,更是身兼右仆射宰辅,但他同样也是五大氏族中的一员,兰陵萧氏身为五大氏族之首,自然也要以五姓七宗的利益为重。

尽管他也对郑玄成背地里吃独食的行为很不爽,但说到底这也是内部矛盾,面对‘外敌’,自不能窝里斗。

然而李叶,就是萧瑀心中此刻的那个‘外敌’。

尽管这个‘外敌’比起蚂蚁都不如,但那也是敌人,对待敌人绝不能手软。

:难过……这星期没有我的推荐,也就是说,还要苦熬一个星期,无人问津,无人关注……推荐票,收藏……全靠几位一开始就关注的老读者了,辛苦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