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突围(2 / 2)

明末1625 三十二般变化 4239 字 2019-09-05

谢愽文道:“这是个关系黄龙山群贼……哦……英雄好汉们的安危的秘密,若是大王肯饶了小人一条命,小人立即双手奉上。”他没得到郑晓路的承诺,不愿松口。

“咦?”郑晓路道:“快快道来,若是真的对我有用,我保你一命。”这知县此时借着这个秘密要保命,肯定是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不得不听。

谢愽文知道江湖好汉都是说一不二的,赶紧道:“洪承畴其实根本不关心这几百人的生死,他在这里只是想吸引好汉们的注意,他另派了刘应遇、宋时仁、任一龙……分数路大军,从西面、北面进入黄龙山,加上他自己这四千精锐,打算将黄龙山上的所有好汉一网打尽。现在包围圈已经基本布好了,稍大点的山沟都已经有了守军,黄龙山已经被围得根铁桶似的。只是官兵都藏在小山洞里,好汉们不知道罢了。就连白水县周围这些山沟,今天早上时也已经完成了布防,全都设好关卡了。”

皂莺道:“白水县千沟万壑,我真不信官兵能把这些山沟都给守住了。阎王大当家,你不是才搞了麻雀战,白水县四面的山沟你都活动过了吗?哪有什么官兵守路。”

“洪承畴又不需要真的派兵守每一条沟。”郑晓路道:“他只需要在山高处设下瞭望台,凡是人马比较多的行动,肯定都逃不过瞭望台的眼睛。你进了一条沟的另一头,必然要从这一头出来,他只需要按照瞭望台的烽火指示,在出沟的地方设好埋伏就行。用这种方法,千沟万壑也别想跑,几十人的小部队移动,他不需要管,只要盯住几百人、几千人的大部队就行了。”

皂莺一听,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只好闭口不言。

郑晓路知道有点不妙,这谢愽文不过是个知县,哪懂什么兵法,这种围山的事情,他自己断断想不出来。肯定是真有其事,他知道了消息,才说得出来个一五一十。自己派出来麻雀战的都是几十人的小股部队,爬些小山沟,自然进出无妨,但若是自己四千人的主力部队想再次穿过这些山沟出来,只怕就会碰上官兵主力的拦截了。

那些乱七八糟的匪贼我可不管,他们死了也就死了,但是,自己的阎王军一定得想法救出来,若是全灭在黄龙山里,拿什么人手去展自己的山寨。其实历史上王嘉胤等人并没有在这一次围剿里丧命,但是自己加入之后,有没有造成蝴蝶效应,那又说不清楚了。

“**!”郑晓路骂道:“都恢复了力气没?我们赶紧杀出去,时间紧迫!”

谢愽文说完了秘密,怯生生地等着郑晓路开口,见郑晓路说到别的地方去了,生怕他反悔,赶紧问道:“大王,这消息可有用?”

“有用,太他娘的有用了,真是让爷爷受用无穷!”郑晓路狠狠地道:“爷爷饶你一命,现在给爷爷赶紧闭嘴。”谢愽文赶紧缩进墙角里,再也不敢开口。

皂莺的一些手下捡起守卫们掉落的兵器,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众人走出地牢,那谢愽文也跟着出来,郑晓路在地牢里扔了几个火把,点燃了牢房里的干草,然后带队直扑南门而去。不一会儿,知县衙门的地牢里就冒出了滚滚浓烟,见到这烟尘飘起,城里有几户想跟着白水王二去造反的穷人也点燃了自己的房子,一时之间城内连起了几个火头。

洪承畴此时正守在北门,看着北门外的阎王军跑来跑去就是不进攻,越肯定了他们在诱自己出城,洪承畴为人慎重,极爱惜自身。传言他被清军俘虏之后,随时有可能掉脑袋的情况下,有一些灰尘落到他的肩膀上,他还伸手拂去,很注重仪容,可见这个人有多爱惜自己。敌势不明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涉险的。

突然见身后的城关镇里起了几处火头,浓烟滚滚而起,洪承畴皱了皱眉头,大声命令道:“不可慌乱,贼子不过是利用内应放火,想扰乱我军士气。李千户,你带五百人去看看,灭火,若有贼人,就地拿下。其他的人原地不动,守好北门。”

这时的郑晓路已经带着人冲到了南门边,南门边只有几十名守卫,这些守卫的眼睛全盯着城外,只等城外如果有贼人来攻,就向北门示警召来援军,混没想到从背后杀出几百贼人来。张逸尘冲在前面,两刀就砍倒了守门的士兵,一脚蹬开了城门。三百好汉齐声低吼,跟着一冲而出,守门的士兵心想,我得的命令是阻止贼人杀入城,可没说阻止贼人杀出城,这可不关我们的事,守门的几十个士兵根本不敢来阻挡,任由他们冲了出去。

众好汉冲出城外,也就没了计划,只好一直向南跑,跑了一阵,离开了镇子附近比较平缓的地带,前面远远的可以看到沟壑小山了,只要跑进山区,便即安全。这时城关镇的南门冲出一股官兵,却是李千户带了五百精锐,衔尾追来。

皂莺的手下数天没吃饭,手脚绵软,那五百官兵倾刻间便要追近。皂莺大急,跑到队伍最后面,横起短剑,大声道:“我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