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鏖兵武汉 第一章节 休整(一)(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0 字 2021-09-21

虽然徐州作战总体上达到了某些作战目的,但会战前期之胜、后期之撤退,两种不同的结局,却使得所有人都陷入在反思之中。不过国民政府及统帅部多数决策层也因此进一步认识到日军并非不可战胜,正如《论持久战》所写到的那样,虽然抗战胜利短期内尚不可能,但中国的抗战最终必将胜利,着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国府高层的持久抗战的信心和决心。</p>

6月9日,委员长发表声明,宣称当前战局的重不在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防御成功与否,今后的战争将在山岳地带进行等,并于同日下令在武汉的政府各机关、中央党部、各大学及由沪迁来的工厂等向重庆、昆明转移,最后完成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彻底贯彻执行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方针,并在讲话中表示“始终保持我军之战斗力,而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使我军达到持久抗战之目的”。</p>

此时,日军第14师团在6月日攻占中牟之后,派骑兵联队于10日炸毁了郑州以南的京汉铁路;而第16师团第30旅团旅团长筱原次郎所率的步兵3个大队组成的挺进队也于6月12日炸毁了新郑以南的京汉铁路。战局更是显得危机。</p>

这种情况下,国府高层想到了定决黄河堤,制造水障,以阻止日军西进的战略。其实蒋委员长的这一主张也并非临时产生。早在1937年7月间,德国顾问团的首席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就曾建言“将黄河决堤”以阻止日军。而几年4月13日,正当台儿庄战场上新胜的中**队在追击、攻击败退峄县附近的日军时,陈果夫也曾致函委座,准备在河南武陟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p>

虽然陈果夫的“沁河附近之黄河北岸,地势低下,故在下游岸任何地决堤,只须将沁河附近北堤决开,全部黄水即可北趋漳卫,则我大厄可解,而敌反居危地。”的建议只是恐敌以决堤制我而建议采取的反措施,但委座深以为然,并批示“电程长官核办。”</p>

徐州失守后,黄河决口以阻日军的话题再次被提出来,当日军于6月1日占领睢县,迫近兰封、杞县时,第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立即做出决定-决堤,而这个决定在通过侍从室主任-林蔚向蒋委员长请示后,也得到了口头同意。程潜也深知此举的后果严重,随即又以正式电文请示统帅部,经以电文批准后,第1战区方才开始实施。</p>

在召集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河防的军政人员开会讨论,研究决堤位置之后,最后第1战区长官司令部选择在中牟县实施绝口。当天长官部便下令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负责此项任务,限6月4日夜12时掘堤放水,同时将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迁往洛阳。</p>

虽然商震令万福麟第53军1个团实施施工,但进度并不大,至6月5日上午,因地形关系仍未完工,委员长又在电话中严令第20集团军严厉督促实行”。这种情况下,商震带参谋处处长-魏汝霖去监工,并加派刘和鼎第39军的1个团协助作业,以工兵用炸药炸开堤内斜石基。从当天下午20时开始放水。</p>

然而因缺口倾颓,水道阻塞,这次决口又未成功,一直拖到6月6日,第20集团军又重挖缺口,仍告失败。这种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及第1战区长官司令部显得异常焦灼,每天必三四次电话询问决口情形。鉴于人手不足,商震又令刚完成了黄河大铁桥爆破作业的新8师增派1个团实施作业。</p>

新8师蒋在珍师长在实地观察后,建议改在花园口实施决堤。最高统帅部及第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当即予以批准。月8日,新8师第2团、第3团及师直属工兵连的数千人连夜执行掘堤任务,从9日上午9时开始完工放水。</p>

当天正值天降暴雨,花园口处的决口愈冲愈大,水势漫延而下,至12日,花园口溃堤之水又与赵口被冲开的水流汇合,沿贾鲁河南流,使贾鲁河、涡河流域的乡村、城镇成一片汪洋。咆哮的黄河水一路滚滚,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商水等地,直冲向黄河。豫东皖北平原顿时成为了一片泽国。</p>

中国抗战的悲剧一幕,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悲剧一幕也就此形成了。</p>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搜索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