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鏖兵武汉 第三十七章节 关联者(二)(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0 字 2021-09-21

福建分区地作战重保持在闽江两岸地区,作战准备是一样的。各分区在主要交通线附近,相应预筑国防工事;指派专员编训游击部队,并预设游击根据地。</p>

第4战区的准备和日军的频繁动向却并没有太多的引起最高统帅部的注意,这也难怪,因为在7月-8月之间,苏联和日本正在北方为了个名叫张古峰的山坡打得不可开交。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牵制了不少日军的力量,甚至使得日军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部署。</p>

起因是简单的,即7月9日,有10余名苏联军人,在珲春县以南的张古峰构筑工事,而接朝鲜军、关东军在接到报告后,一致认为苏军的这次越界是**裸的侵犯行为,遂向国内建议,先在外交上提出抗议,然后军部应该动用武力对这些侵入苏军予以驱逐。\\</p>

而苏军方面则认为根据188年的《珲春界约》,中苏边境线应该在张古峰山的149高地。但日军认为这是满洲国的领土,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其边界线应在张古峰的东侧。</p>

但张古峰的边境线究竟应该怎么样,日本和苏联谁也不清楚,因为彼此都没有什么像样的证据来表明彼此占据这个山头的合法性所在。</p>

不过这个时候,日本方面得知了一个消息,1909年的时候,清国驻珲春部队所绘制的地图和1911年帝俄参谋本部所绘制的地图,都是将两国的界线标记在哈桑湖以东的马鞍山地区。以此为依据,日本人得出了这个观-即张古峰本身应该是在满洲国境内,苏联人的侵入是极其不合法的,也是极其令人感到无法容忍的。</p>

而918后,日军占领东北地区后,这一带地区即由驻朝鲜的日军第19师团守备。朝鲜军一直认为,这一带边境线历史上即不明确,为防止与苏军发生边境纠纷,于1936年3月间决定,严格禁止派遣部队进入这一有争议的地区。而实际苏军也一直未向该地区派遣过部队。司令官-矶国昭认为某种方面,这都是必须应该予以还击的。</p>

尽管政府之间为7月9日苏军的越境的事,进行了几次交涉,但都无结果。而此时日本军部却是坐不住了,大本营方面对于苏军的此次侵入也是非常重视。7月15日派出了第一部参谋-有末次中佐和曾任驻苏副武官的第5课对苏情报参谋-甲谷悦雄少佐到达朝鲜,实际了解实况。次日,大本营又命令朝鲜军向该地区集结部队。</p>

而此时担任张古峰附近地区守备任务的是驻珲春的珲春驻屯队,共有2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中队的兵力,归属于驻屯在朝鲜境内的第19师团指挥。除此之外,驻屯于朝鲜境内庆兴地区的第76国境守备队也可以给予张古峰以支持。</p>

而就在此时,于15日继矶国昭之后,出任朝鲜军司令官的中村孝太郎中将,也16日下午向驻守罗南的第19师团下达了命令。集结部队于张古峰。</p>

7月19日拂晓,第19师团-步兵37旅团司令部、步兵第75联队、步兵第76联队1个大队、骑兵第27联队、山炮兵第25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高炮第5联队,工兵第19联队、师团装甲车训练所,按照朝鲜军的命令,到达了张古峰对面图们江西岸的四会、庆兴、阿吾地一带地区待命。并于7月20日作好了攻击的准备。</p>

此时第19师团已经做出了进攻张古峰的作战方案,以步兵第76联队一部与庆兴地区的第76国境守备队,由守备队长-千田贞季中佐指挥,在张古峰、沙草峰以北的流水峰地区,担任正面警戒。以步兵75联队的主力,由联队长-佐藤幸德大佐指挥,袭占张古峰,歼灭防守的苏军。预计作战时间待定。</p>

30日,第19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根据苏军继续部署到沙草峰的情况,决定当日晚部署部队,首先进攻张古峰,接着进攻沙草峰以打击侵入苏军。</p>

然而当这一决定由作战参谋用电话报告到师团参谋长-中村美明大佐那里时,师团参谋部都不同意尾高师团长的该作战方案,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慎重对待。于是尾高龟藏中将遂于当天下午通过电话向驻于古城镇的步兵第75联队长佐藤幸德大佐下达了31日清晨以前,进攻张古峰与沙草峰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