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节 初战罗店(五)(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3532 字 2019-09-06

1931年10月,调任参谋本部部附,同年12月至次年8月,担任日本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全权代表。

1933年3月,就任军事参议官,同年8月,调任驻台湾日军司令官,10月晋升为陆军大将。1934年8月,再度调任军事参议官。次年8月,转入预备役。

应该说,对于自己的军人生涯,松井石根还是很为自豪的,一番风顺,波澜不惊。

仕途的平坦也是因为松井石根的为人低调。尽管和‘皇道派’领袖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为陆士同期生,然而松井石根一直都对1930年代的‘统制派’与‘皇道派’之争似乎兴趣不大。由于这种置身事外,松井石根一直在日本军内颇具威望,被认为是一个‘作战果断,敢于负责’的将军。

自从昭和10年被转入预备役,松井石根就一直挂着闲赋在家,然而中国战事扩大,近卫内阁做出了战争决定,在“膺惩暴支”的疯狂叫嚣之下,日本开始了自日俄战争之后的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调动。

由于派遣部队并不仅仅是一个师团,组建的上海派遣军由第3、第11师团组成,此外还有独立机关枪第7大队、战车第5大队、独立轻装甲第8中队、独立重炮兵第10联队、迫击炮第4大队、野战高炮3队、野战防空队3队、独立工兵第8联队、独立飞行第6中队、上海派遣通信队本部、独立攻城重炮兵第5大队、兵站部队,如此众多的作战部队自然需要一个合适的将领来作为统帅。

师团长已经是中将军衔了,而要统帅这些中将师团长,自然也需要一名大将了。然而挑来挑去,军部总共才选出了8名大将人选。松井石根、植田谦吉、寺内寿一、杉山元、南次郎、林铣十郎、荒木贞夫、本庄繁。

虽然在中下级军官中最具威望的是荒木贞夫大将,可是在226事件之后,‘统制派’已经占据了高层,起用被勒令退出现役的‘皇道派’领袖-荒木贞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本庄繁在1933晋升大将之后,就已经是待从武官长的身份,在日本军方看来,从天皇身边调人似乎是很不合适的。

而南次郎则是朝鲜总督、植田谦吉是关东军司令,这肯定是去不了上海的。

林铣十郎是前首相、杉山元是现任陆军大臣,这两人去前线担任司令官也是不可能的。

寺内寿一是陆军教育总监,而且又担任过广田内阁的陆军大臣,按说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陆军省已经决定调他去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了。

这样一算下来,似乎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职务也就只剩下松井石根了。加上松井石根曾经担任过驻上海武官,对淞沪一带具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对于淞沪之战,松井石根还是很有一定的客观认识的。以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武藤章大佐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军人认为只需3个月便可征服中国,而松井石根却向陆军大臣-杉山元、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等陆军高层提出“希望统领一支至少由5个师团组成的派遣军”。而且在选择参谋长的方面,松井石根选择的是老成持重的饭沼守少将。

不过老糊涂的闲院宫载仁亲王、头脑僵硬的杉山元却根本就没有重视松井石根的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松井太过于慎重了。

1937年8月12日,陆军省作出向上海大量增兵的决定,并于15日下令编组上海派遣军。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而自从23日在吴淞、川沙口、狮子林一线登陆,至今已经8天了,罗店-吴淞一线的战事却丝毫没有进展,倒是阵亡人数统计在不断的上翻。

对此,松井石根除了暴怒之外,剩下的也就再没有什么了,不过也就在今天-9月1日,陆军省在东京编成了第101师团。显然,东京方面也意识到了上海战局的问题。而在8月下旬,内阁决定了‘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大纲’,这意味着日本全国转入战时体制。

如果不派遣更多的作战部队,只恐怕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本军队将越来越是陷入在越来越是不妙的地步。虽然没有人讲出这句话来,但松井石根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些下属们在想些什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