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节 殇战(五)(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3549 字 2019-09-06

不知道什么时候,张灵甫走到了身后,看着这两位老同学这团、营长之间的对话,张灵甫的心底也特别不是滋味。仗打成了这个样子,别说兵员越打越少,就是重机枪这种在日本人看来也就是个步兵进攻辅助掩护火力、而**中却算得上是重火力的武器也几乎所剩无几了。日军的步兵炮可以从容不迫的对阵地上的**火力点挨个进行点名。许多机枪就这样被炸毁了。而机枪手的阵亡更是家常便饭了,打退鬼子一次进攻,这机枪手几乎就是换了个遍。

“机枪没有,就是从2营调一挺过来,也就只是顶上一阵。”张灵甫一屁股坐在地上,对邱维达、胡豪说道“这样吧,我和我带来的师部的这些人,编起来也就一个排,填在你3营的阵地上,怎么样。1个排的兵,你呀,也就别找力行(邱维达的字)要这个重机枪了。”

“钟灵啊,你可是师部高参,虽然是带领师部人员增援一线,可也没让你们逐一的都填入到阵地之中。”邱维达摇了摇头“不可,不可啊。你要是有个不测,我怎么向师座交代。”

“是啊,不可以,你们都是参谋、情报、政工人员,要是你们打光了,那咱们51师可就是大伤元气了。”胡豪也附和着说道。

张灵甫笑道“总不能一线的团、营、连都打光了,我们师部的人还乐得坐观?师座手里现在也没有兵了,能够填进来的人都填进来了。说到底,还是那一句话,就是人死光了,也要守住。别说我了,你、我都死光了,师座就会填进来。”

“行了,行了。”张灵甫说着打断了两位老同学的话“于公,这是咱51师153旅306团第3营的阵地。于私,你们二位和我都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同窗。说什么我也不应该旁观。”

说着张灵甫摆摆手“好了,就这么定了,我现在是排长,听你胡营长调遣。”

其实无论是邱维达、还是胡豪,就便是师长王耀武也不知道,张灵甫此来战场,便已经是抱定了一颗杀敌成仁之心而来的。或者说,私人意义上,也是为了报答王耀武的救命、知遇之恩。当初因为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团长古城杀妻案’而被逮捕入狱,在陆军模范监狱服刑的张灵甫因为西安事变的爆发而得以出狱。然而出狱之后,却是一波三折。

当张灵甫返回西安老家之后,最先来找这位曾经在胡宗南的第1师任1团团长的不是别人,正是杨虎城的西北军所属警备第3旅旅长王竣。虽然王竣是黄埔3期的,高张灵甫一个级,可是任凭王竣怎么游说,张灵甫都不去西北军。即便是王竣许诺说可以保他做副旅长。

这也难怪,首先在多数嫡系黄埔生的眼里,张杨兵变就是大逆不道,杨虎城就是一祸国殃民的叛将,而且张灵甫自从黄埔毕业之后,便是先在第1军第21师当排长。

而要知道北伐战争时期,真正属于委员长手里的嫡系部队,只有这个由黄埔军校教导团发展而来的第1军。军长何应钦,军官从上到下基本以黄埔教官和黄埔生为主。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随后张灵甫便进入了有着“天下第一师”之称的第1师任第2旅6团1营2连连长。

直到因为杀妻下狱之前,张灵甫都是在中央军嫡系任职。而这西北军以来是杂牌,二来又是叛军。张灵甫自然也就不愿意去了。

而此时,当初的第1军第1师已经扩编为第1军了,可是当张灵甫给胡宗南写信,请求重新回部队的时候,胡宗南却予以了置之不理。失望之下,张灵甫却得到了驻扎在汉中、宝鸡的王耀武所部第51师扩编建制的消息。

对于王耀武,张灵甫再熟悉不过了,当初张灵甫从第21师调到第1师第2旅任6团1营2连连长的时候,王耀武则在担任第5团第3营营长。

于是张灵甫也就成了师部上校高参。不过和151旅旅长-周志道、153旅旅长-李天霞、306团团长-邱维达等人不同,张灵甫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因为当51旅还是补充第1旅的时候,李天霞、周志道、邱维达就已经在旅长-王耀武的手下了。

当时李天霞是第3团团长,周志道是第2团团长,邱维达是参谋主任,而因为1934年,王耀武的补充1旅被临时调派给时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的俞济时指挥,执行进剿作战任务,王耀武也就和现在的74军军长-俞济时有了很好的私交。

也就是因为这层关系,1936年春,补充第1旅因为俞济时的帮忙,而改编为新编第11师。随后,又被军政部核准,新11师改成由军政部直接补给的中央嫡系军,并核发了第51师番号,扩充成两旅四团制的甲种师。

无论是报答王耀武的知遇之恩,还是作为军人的血性,张灵甫都早就已经立誓要打出一番名堂出来。在家信这种,张灵甫写道:

“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