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入地狱(2 / 2)

倒幕志士们的悲剧命运,由此开始了。

京都郊外的某处无名小丘,江户席老中三井银次全副戎装,坐在一辆敞篷的轻便马车上,神色阴郁地遥望着面前这座燃烧的都市。

而在他的身旁,上万名因为连夜赶路而早已饥肠辘辘的幕府军士兵。已经一齐动手搭建好了灶台。生起了火,空气中弥漫着米饭和酱汤的香味。其中一些已经用过了餐的家伙,正三三两两地躺在油布或草席上,抓紧最后的时间充分休息,以保持最充沛的体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虽然幕府军的攻势已经暂时停滞,但在战场的外围,零星的枪声和呐喊声仍然在不时响起受到了朝廷公开号召到幕这一空前利好消息的激励,许多大大小小的浪人团伙和佛寺僧兵,正在京都郊外流窜活动。不时偷袭落单的小股幕府部队。而幕府方面自然也毫不客气地还以颜色,用霰弹炮、手榴弹和排枪大肆轰击,对这些基本只装备了冷兵器的莽撞家伙展开了血腥屠杀。

由于装备和兵力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彼此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协调与默契,这些每股数量不过十几人、几十人,仅仅是凭借一腔血性而战的散兵游勇,很快就被幕府军分兵击溃,甚至没能造成多大的伤亡。

不过,还有一些规模更大的“打酱油”团体,就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了。

“禀报大人,郊外各路乱党皆已被击溃,大队方面紧急组织的插重补给车队,也已经顺利抵达。唯有安国寺大僧都长卿上人率僧兵六百,携带山炮十门,布阵固守于嵯峨山麓,一时难以攻克;另有比睿山诸寺联合出动僧兵两千,正在向京都市区徐徐推进,”

一名黑衣忍者恭敬地跪在马车前面,向三井银次汇报着当前战况。几名幕府军将领和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则站在旁边,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在下认为,根据兵法要诀,我军应该先回头彻底扫清外围叛党,再对京都展开攻击。否则万一顿兵坚城之下,再遭到背后袭击的话,很有可能会招致惨败”

一名年老的高级武士如此强调着,用银线刺绣的古老家徽在他的胸前熠熠生辉。

“松平忠吉大目付阁下,恕我直言,您这呆瓜简直是本末倒置!”

一位相貌俊俏的年轻武士站了出来,毫不客气地反驳说,鉴金的头盔、华贵的铠甲和镶嵌了宝石的佩刀,以及趾高气扬的语调,都显示出他那高贵而显赫的身份,“既无城墙,又无壕沟,连房子都被烧掉大半的京都,哪里算得上什么坚城?眼下大阻城的插重车队已经抵达。我军正应该一鼓作气,本着擒贼先擒王的作战原则,尽快攻破皇宫。俘获天皇,逼迫其颁下停战圣旨,如此必能迅平定本次动乱

在下也赞成竹中十兵卫大人的看法。”

另一位身材矮胖,面目丑陋的青年将领,也在旁边附和说道,一旦天皇落入我军手中,各路乱贼就都失去了大义名分,纵然贼势一时猖獠,也绝对成不了什么气候。

相反,只要天皇家的菊花御旗插在京都一日未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寺院、神社甚至藩国起兵来攻。是再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说不准还能煽动起本地农民动“倒幕一援,佛教徒的武装起义,那么我军的局势可就太糟糕了!”

他的说法似乎比较符合逻辑。引的众人连连点头,唯有最初开口的那位老年武士却很是不以为然。

“擒贼先擒王?哼哼,竹中十兵卫大人,还有秘魔义龙大人你们说的倒是轻巧,天皇哪里是那么容易抓到的?自从朝廷公卿沦为摆设,幕府将军把持天下之后,这么多年的战乱动荡历练下来,各代天皇早就比泥鳅还滑溜啦!眼下全城大火蔓延。大批受害市民正在乱哄哄地涌出京都,当今圣上说不定已经和他的祖先一样换上女装,混在难民之中溜出来了!

即使我们攻克了仅剩一堆残桓断壁的皇宫,只要圣上他随便找个工头。竖起十六瓣菊花旗帜,摆出剑、垒、镜三种神器,马上就能招徕到一大票豪强、僧侣甚至土匪前去“勤王,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自从这个国家有了幕府以来,朝廷无论哪一次谋哉倒幕,不是都能轻易搞出这种令人头疼的局面吗?”

防:烧,头晕,牙疼,脸上浮肿,医生说是暑热中毒。

更新愈迟缓了,很抱歉。

另外,倒幕军日后为什么会以最扑街的形式崩溃,在这里总算是埋好伏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