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招降*报捷(2 / 2)

现今赵燕大战已起,此时见赵括牵起了这根早早埋伏的暗线,陈不群不由得对少将军的深谋远虑钦佩万分。

“少将军!”陈不群自怀中掏出了羊皮卷,“自少将军吩咐下来,这数月间,燕国各处城邑,除辽东外,我猛虎营尽数安插密探,一应要情,尽在此卷中!”

赵括接过羊皮卷,展开略略一看,只见每个城邑的详备地图及一应文字解说,尽数以密码录于羊皮卷中。陈不群细致的工作,让赵括心中大为欣慰。

待看到一处关键的城邑,赵括心头顿时心头一喜,嘴角荡漾起了会心的笑意。

欣喜之余赵括不忘对陈不群赞道:“猛虎营连立大功,待我御林军凯旋班师,本将定有奖赏!”

“谢过少将军!”陈不群啪地一个军礼,感激的目光望着赵括。

*********

夕阳如血,映照着这片沉重的大地。

阵阵熏人的血腥味弥漫在山坡下,触目所及堆堆的灰烬,提醒着诸人,昨夜那场歼灭战的残酷。

此时,少将军赵括立在这片血与火洗礼过的土地上,心底一阵阵苍凉:“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这脚下一具具冰冷的尸体,竟是拜我我赵括的御林军所赐,唉——”

赵括一声长叹,待垂间转念一想:“这战国之世,本就是腥风血雨,邯郸、临淄不过是虚假的繁华罢了!杀,只有以杀止杀,才能早日实现太平盛世。杀戮,我赵括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马服君赵奢,捋着长须四下张望,清晨闻听赵括的报捷,久经战阵的他却有些不信。今日行军至傍晚,特意来此处战场一观。

“括儿,当真无虚言,燕军哨探营无一人逃脱?”立在灰烬堆中的赵奢,中气十足地问道。久历战阵的赵奢心底以为:杀敌千人自损八百才是常态。

但赵括此战无一人伤亡,却全歼燕军哨探营两千余人,生俘燕军哨探营将军荣仑。

此等战报,于这战国之世的名将赵奢听来,总觉得让人不可置信。

“父亲,确切而言,昨夜我御林军有两名长枪兵受伤,乃冲锋时不慎崴了脚,稍稍休整后当无大碍。”赵括忙沉声补充道。

“胜不骄败不馁”,乃穿越男赵括的信条。此仗虽然赢得漂亮,但赵括报起战功,却面色平静,毫无骄矜之色。

赵奢微笑地看着日渐成熟的儿子,心下满是欣慰:“我赵氏,名将后继有人也!”

垂间,赵奢冷冷地看着脚下的战场,这曾经燕军哨探营的营地,此时却变成了一片灰烬和尸体堆积的,如同人间地狱。

待赵奢在这不大的战场巡视一遭,身经百战的赵奢暗自心惊:望着尸体倒伏的方向,向着营地前方或山坡的方向死去。再看看尸体的伤口,大都被长枪生生戳死,或遭弩箭毙命。前后夹击,尸体前不出营帐五百步、后不过山顶,却无燕兵逃遁的迹象。

赵奢粗略估计了一下战场的燕兵尸体数目,根据经验判断,应该过两千之数。

“父亲,括儿在营前、山坡两地潜伏,先剪除了哨探营的耳目,随即动夜间的突袭。”赵括沉声解释着。

“好!”马服君赵奢忍不住高声大赞,“情报准确、杀法迅猛,不坠我赵军劲卒之名!”

所谓眼见为实,眼前的战场情状,让赵奢信服了儿子的报捷,赵奢得意地心想:“括儿这一仗打得漂亮,确是真功夫,不是那简上谈兵之辈。看来括儿的御林军已渐成气候了!”

“父亲,燕军尚有数十万之众,我代地仍在围困之中,括儿此役,实不足挂齿!”赵括对着父亲微微躬身,谦逊地言道。

此役剪除燕国荣蚠大军耳目之功虽不可磨灭,但赵括的谦逊也是冷静之举。

赵奢捋着长须,微微沉吟:“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括儿一战显威,灭掉了燕军的耳目。这燕赵大战的方略,要调整了!”

“中军司马!”赵奢中气十足地一声高喝,那中军司马急忙躬身凑上前来,“传乐乘、司马尚二位将军,今晚至我中军帐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