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造纸(2 / 2)

培纸的地方自己稍微做了改进,砌了两堵间隔不大的墙前后封起来,在头上和前头留出地方生火和排烟。抄好并挤压掉水分的纸张被一层层撕下来,用手持的大棕刷平整的贴在墙壁上。

这样培纸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倍,但因着墙受热不均,出来的纸张会有一些小瑕疵,可现在市面上的纸张差不多都是这样做的,有些连火都不生,只是将纸贴在墙上,由日光烘干。

为了所出纸张质量能更高,若菲花了不少的银钱打造了两块较大的铜板,一人多高,10米宽。立在地上,间隔20公分,用砖头将两侧搭建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头上照旧开了一个通气孔,在铜板墙的一头放置了一个炉灶。

这炉灶用铁打制,和现代的中间放柴火的圆柱形烧水壶类似,只不过放大了很多倍,且除了顶部的进水口还连接了一个管子通向铜板墙壁,待水烧许久,铜板墙面便会开始发烫,只因里头已经充斥了蒸汽。

炉灶用铁打制,和现代的中间放柴火的圆柱形烧水壶类似,只不过放大了很多倍,且除了顶部的进水口还连接了一个管子通向铜板墙壁,待水烧许久,铜板墙面便会开始发烫,只因里头已经充斥了蒸汽。

这炉灶底下有一个出灰口,可通过中间和最底下这两个口子放置柴火,这样直接环绕火源的烧水壶对于能源的利用率极高,基本没有浪费的,且可以用小勺子从出水口舀出一些热水来喝。

而刷在铜板墙面上的纸张干的速度也较快,最主要的是受热均匀,出来的纸张极为平整,后期都不需要用重物压放来增加平整度。

用了万年灰的墙面即便刷的再平整终归是有一些小痕迹的,但铜板面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唯一比较遗憾的地方便是这样一套完整的设备所需的银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现在暂且只做了一套。

待日后纸坊开始盈利便可以加造这样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