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黄金时代(1 / 2)

 沈老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就如他所说的因材施教,让曹青大开眼界。在基础方面,沈老教的并不多,除了对基础薄弱的小芸要求稍严一些外,至于曹青,沈老在考问了他一些专业问题之后改为挑选一些适合他的东西教授。

在大多上课时间内,沈老往往是先出个题目,再让他们自由作画,等画完之后对他们的画进行评点一番。

在评点的过程中,沈老也不同其他老师告诫弟子,说这画应该如何如何画,这里又如何如何不好等等,他很少从画中挑毛病,而是经常会点出他们画里的优处,大肆夸奖一番。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能让弟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保持住各自的风格,还能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时间一长,就连曹青也觉得自己进步不少,画起画来越来越得心应手,而小芸更是了得,仅仅过了大半个月,她的进步之快就连曹青都感叹不已。

除去了绘画,沈老还耐心指点他们学习书法、音乐、棋类、甚至舞剑等。以沈老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培养艺术修养的必须。绘画是门艺术,这些东西同样也是艺术,艺术同艺术之间往往有着相同的语言,就像西洋画一般,西洋画本是西方贵族的一种平日的娱乐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才渐渐脱成独立的体系。作为一个贵族最注重的就是气质,西方贵族从小不仅需要学画,更要会音乐、剑术、马术等等,这和中国传统的君子六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人传统所说的士子要会琴棋书画也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不能指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或者是一个粗鲁不堪的人物能够画出和达芬奇一般的传世之作来。

跟着沈老学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越学的深,曹青心里越是佩服。有的时候沈老还会放他们大假,带二小出去游山玩水,或者到郊区登高望远,让他们在大自然之中去亲身感受、体会艺术的魅力,把生活和理想,现实同灵感合为一体,自然而然地融入画中去。

“哥哥!”

“嘿嘿,小调皮!”

抱起扑来的小芸原地转了一大圈,曹青这才笑呵呵地把她放下。今天和往常一样,下学之后来幼儿园接小芸,然后他们再一起去不远的上美影转转。

“走啦,走啦,老伯伯要等急啦!”

“走啦走啦?我看……是有人的小嘴馋了吧?”小芸嘻嘻笑着,拉着哥哥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跑,边走还边催促着,曹青瞧她这可爱样忍不住笑问。

“嘻嘻,知道就好!”小芸小手捂着嘴儿轻轻偷笑,不客气地点点脑袋。

现在的小芸不光是家里的宝贝,更是上美影上上下下的公主,疼她的人多着呢。沈老带着他们第一次去上美影的时候,那些叔叔伯伯,大妈阿姨们见到漂亮可爱的小芸和懂事的曹青都喜欢得不得了,更别说二小头上还有一个沈老关门弟子的头衔呢。和小芸相比,曹青的待遇稍逊色一些,也许是性格和性别的问题吧,虽然曹青在外人眼里是一个非常懂事的男孩子,但是天真烂漫的小芸更引容易引起大家的疼爱和注意,几回下来,厂里上上下下对小芸特别亲,有些大妈阿姨们经常会给小芸带些好吃的,好玩的,这可把小芸给乐坏了,小嘴甜得直腻人,常常乐得那些喜欢孩子的大妈阿姨嘴都合不拢了。

“青青,囡囡,你们来啦。”门房的包大爷见到二小蹦蹦跳跳地走来,探出头笑眯眯地招呼了一声。

“包爷爷好!”曹青和小芸停下脚步问好。

“好好好,进去吧,进去吧!慢慢走啊,小心别摔着了。”包大爷乐呵呵地点点头,关切地叮嘱了一声。

“谢谢包爷爷,包爷爷再见!”

“再见,再见,呵呵。”

进了厂门,曹青他们先去仓库和高伯伯打个招呼,等会下班好和高伯伯一起回家。随后,二小熟门熟路地进了前楼,顺着楼梯直接上到三楼的办公室。

“何奶奶,于阿姨,穆叔叔……咦!人呢?”

推门一看,平日里忙忙碌碌的办公室今天一个人都不见,就连很少离开的小周叔叔也没在办公室里,二小站在门口愣了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青青,囡囡,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怎么站在这呀?”

“特伟爷爷!”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走廊那头走过来一个老者,笑呵呵地正招呼着他们呢。

这个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特伟,上美影的第一任厂长,如今的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