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京城十大高手(1 / 2)

 长安城墙不同于后世的砖体结构城墙,乃是细黄土夯砌而成,高达七八丈有余,城门之上,刻着“安门”两个篆体大字。城门处,往来行商旅客排着队有条不紊地进出城门。

燕起三人停住各自的马匹,坐在马上等后面的马车赶上来。

正在这时,从长安城内出来一个人,牵着一匹黑色高大的河曲马。那个人身高八尺有余,比燕起还要略高一些,大约三十岁左右,络腮胡子,穿着一身藏青色劲装,身材魁梧,目光凌厉,背负着一柄粗大的长剑,有种杀伐决断,毫不拖泥带水的戾气。

燕起对杀气一向十分敏感,立刻就感觉到这个人身上浓郁的杀戮之气,不由地多看了几眼。张兴注意到燕起的目光所向,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个劲装大汉,偏过头,轻轻地对燕起问道:“师道,怎么了?那个人有什么问题吗?”

公孙衍在左顾右盼,并没有发现燕起与张兴的异常,闻言,连忙问道:“伯远,师道,你们在说什么人?什么有问题?”

燕起正准备收回自己的目光之时,那个劲装大汉似乎已经发现了他们,朝着燕起三人深深地看了一眼,他的目光古井不波,给人一种如临深渊的玄奥感,隐隐之间,还带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杀意。那人与燕起对视片刻之后,嘴角泛起了一抹奇怪的笑意,然后跃上马背,纵马飞奔离去,不再回头。

张兴略显吃惊地对燕起道:“师道,那个人好古怪,给我一种完全都看不透他的感觉。师道,你认识他吗?”

这时,公孙衍也反应过来了,望着那大汉远去的身影,问:“师道,那个人是谁啊?看着这背影都有点神秘兮兮的。”

燕起也不是一个特别好奇的人,当下不再看向那个大汉,摆摆手对公孙衍说道:“那个大汉我完全不认识,只是感觉他有些奇怪,所以多看了几眼。我可从没来过京师长安,要说认识,恐怕也是你们俩有可能吧。”

张兴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个人应该是一个武林高手,长安城里卧虎藏龙,朝野之中高手如云。别的不说,单单那年轻一辈的京城十大高手,无论哪一个,都能轻易地击败长治与我。”

燕起在汉中的这一年时间里,从未施展过任何武功,也没有向其他人透露过自己精通武术这一回事,是以,张兴与公孙衍两人从来都不知道燕起的武学修为。而且燕起总是表现出犹如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般,所以每次即使遇到燕起在打坐静修,也只是以为燕起会一些吐纳之术,调养身体而已。

公孙衍右手放在自己腰间的佩剑之上,不服输地说道:“伯远,你可不要长他人志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我们现在虽然不如那京城十大高手,那也是因为他们都比我们俩要大至少五六岁以上。假以时日,等我完全学会了我们公孙家的断水剑法,我就不信我没机会击败这十大高手中的任何一人。”

“长治所言甚是,伯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你们俩都是名门世家,家传武学博大精深,只要能够融会贯通,未尝没有与这京城十大高手一争长短的机会。”无论是张兴还是公孙衍,他们两人在武学上的天赋都相当不俗,张家的乾坤判官笔法与公孙家的断水剑法都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绝技,张兴的父亲张狼与公孙衍的叔叔公孙欢两人在关中武林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燕起安慰张兴的话倒也的确不是虚言。只要张兴与公孙衍两人潜心修习各自家传武学,将来成为一方高手的机会绝对不低。

张兴朝着燕起拱了拱手,诚恳地说道:“师道教训的是,我乃关中张家传人,博望侯之后,定能光耀门楣,让京城高手见识一下我张家乾坤判官笔的厉害。”

公孙衍大笑道:“这才是我公孙衍的好兄弟,将来,你我兄弟一定要让长安高手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说话间,张智、徐勇两人驾着马车徐徐赶到,燕起等人全部翻身下马,牵马进入了长安城内。

下马进城后,张兴便对燕起说道:“师道,咱们这大汉长安城共有九门,四面各三门。我们所在的南城三门依次是西安门,安门以及覆盎门。我们现下脚下这条就是章台街,乃是京城八街之一。”

章台街贯穿整个长安城,街宽约有二十丈左右,路面以半尺宽的水沟间隔分成三段,中间一段约有八九丈见宽,是为御道,专供皇帝同行,两侧边道宽约五丈,供予官吏与平民百姓行走。路旁还栽植有各色松柏槐榆,茂密如荫。三个人牵着马,靠在路边缓步行走,不一会便又看到了右侧一堵五六丈高的城墙。

张兴解释道:“师道,你看这座城墙内乃是皇太后所在的长乐宫,”然后又指着左侧方向,继续说道:“那边不远处则是天子居住的未央宫。这一代则是尚冠里,是长安八里之一,不少达官贵人居住在此地。当然更多的显贵豪族则是在未央宫北阙一带,所谓北阙甲第是也。至于前面不远处,那就是丞相府,丞相府旁边则是武库,据说武库内各色武器足以装备十万精兵,重兵把守,等闲人不得擅自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