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道四书五经题目都不太难,其中一道四书题目出自于“论语”。
题目为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个题目倒是极为好理解,是子路与孔子的一句对话,子路满面生气的问道:“君子也有困厄吗?”。
孔子回答道:“君子能够安于困厄,而小人困厄之时,就会胡作非为,肆意捣乱。”
这明显是道大题,有问有答且能快速想到此题目的具体出处,不像县府二试时出的极为刁钻古怪的截搭题,那么难以摸不着头脑。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除了童子试准允出小题,甚至于截搭题,以及试帖诗,其他科考自院试起一律出大题,也就是所谓的正题。
这样以来众考生都知道题目的出处,甚至以前做过不少这类题目,那么就更有竞争性了。
你得考虑着怎么写得更加出色,更加出类拔萃,更加能打动众考官,更加能贴近主副考官的习性。
能够更加以朱子集注表达出你自己的思想,和显露出你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你才可以脱颖而出,击败十之八九的竞争对手,才能够出人头地高中榜单。
孙山喜爱填词写诗,对诗词极有兴趣,五经中他便选择了《诗》,也就是以诗经为主经。
《诗经》被孔子在《春秋》中赞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其中诗经中的一道题目为“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大体意思是:“长江的江水波涛汹涌,武士们出征如奔腾的江水,他们不为了享乐和游戏,为的是把淮夷的叛乱平定。”
这当然是字面上的含义,考生们还要结合南宋大儒朱熹的解释进行二次创作,才能写出一篇上得了台面的制艺文章。
孙山对这两道题目倒极为熟悉,另外两题也有所触及,都能写出不错的制艺文章。
可是怎样才能让阅卷官满意通过,最终取得主副考官的青睐,这可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孙山一直对此事犹豫不决,现在又思考起这个难题,又陷入难以抉择之中。
一直折腾到傍晚时分,他几经思虑掂量之后,才决定遵从自己的行文习性,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思,至于考官们看不看好文章,他决定去碰一碰运气。
毕竟考生们都会依照着林垠和陶潜的古板文风去写作,自己不相信林陶二人一定会去选择或者专门选用那样的文章。
自己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写,也许会起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能侥幸获得考官们的赞同,登上杏榜也未必没有可能性?
几乎与此同时,青州府试案首卓超和那姓范的三旬书生都做出了决断,依照林陶二人的写作风格去写作,只不过卓超做了点改动,写作文风略微新颖一些。
他们二人都自信以自己的写作水平,考卷可以进入到副考官或主考官的手中,进行最终阅卷。
到时候自己的文章必能打动主副考官,而自己的名次排在杏榜前面的可能性更加大一些。
王才拿到考题之后,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老天爷保佑我王才啊,竟然有两道四书题目和一道五经中的书经题目猜中了,宋容果真不亏是猜题圣手,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些题目他已做过好多次了,最近又按照林陶二人的行文风格重新写作了几篇,竟然出现在首场考试的试卷上,看来老天保佑自己此次院试必中矣。
王才不作思索的在草稿纸上一挥而就,期间根本不做任何停留,一囗气将四篇文章写完,才惊然发觉有些大事不妙啊,这也太招人眼目了!
于是用笔在草稿纸上涂写了不少字,或用笔勾画些不佳词句,一番骚操作下来,浪费了不少时间。
孙山既然已经决定了自己的行文风格,写作起来便行云流水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