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生隐忍(2 / 2)

穿越回来七八年了,还很少有人敢大声跟自己说话,此刻被人骂了一句,骂的还是耳熟能详更让他深恶痛绝的日本话,朱厚熜立刻就从狂喜中惊醒过来,眼神之中闪出一股阴冷的光芒。但是,当他的视线落到眼前那三位只有十岁左右的孩童身上之时,那股阴冷肃杀的神光就不见了,换上的是一丝怜悯几许同情,叹了口气,说:“在下确实不该如此发笑,还请三位小先生海涵恕罪。不过,依在下之愚见,三位小先生虽说有家难回、去国万里,却能在我大明安享太平盛世,又能饱读圣贤诗书,亦不失为不幸之中的大幸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或许三位小先生还有归国还家的那么一天,是故不必对此耿耿于心,既来之则安之,好好读书储才,以备日后为贵我两国所用。”

“多谢先生诲教,家康永生铭刻在心。”德川家康转而对自己的两位侍童呵斥道:“田三助、井七助,还不快快向王先生赔罪!”

“田三助”和“井七助满心不情愿,却不敢违抗少主之命,就歪着身子,别别扭扭地向朱厚熜拱手一揖,算是赔罪。

高拱虽不懂得“田三助”和“井七助方才那声“八格”是什么意思,但见李贽那样紧张,心里也着实吃了一惊,直斥此刻才松了一口气,说:“既然已经见礼,那么,我们不妨就在临近找家酒肆把酒言欢,不知列位意下如何?”

“肃卿兄——”张居正叫了一声,欲言又止。

原来,张居正不曾参与当年密谋布局日本,所以不知道眼前这三位孩童的来历,也不明白皇上怎么会如此看重此人。于是,就认定以皇上的身份,在酒肆与倭人孩童饮酒叙话实在不妥,若是被旁人窥破圣驾,岂不又要招致朝野内外的讥评?

经张居正这么一声的提醒,高拱立刻也想到了此节,也不禁犹豫了,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朱厚熜。

确认了德川家康的身份,朱厚熜又怎能不明白两位近臣的担忧所在?但是,“没有什么忌讳”的大话是自己亲口说出来的,又怎好在李贽,尤其是德川家康面前食言而肥?加之他实在想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日本江户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做一番深谈,或者毋宁说是做一番交锋较量,便主动表态道:“肃卿说的是。古人云,倾盖如故。我们今日能结识卓吾兄及三位小友,也是一大幸事,须得痛痛快快地畅饮三百杯庆贺一番才是。太岳,你是南方人,又曾到过南都,就替我们选个地方好了。”

张居正明白皇上为何点自己的名字,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