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见微知著(2 / 2)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皇上专门专为东海舰队此次跨海远征所做的准备,铁盒盛放、腊封都是为了长期保存。见微知著,有如此勤政爱民、体恤臣下的皇上,何愁海波不平、西洋不定!

曹闻道愣了一会,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着说:“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都要靠皇上一个人呵护,每天那么多的事情都要靠皇上一个人料理,还能想到老曹爱吃一口猪头肉这样的小事。我……我……”

他嗫嚅了半天,突然放声大哭起来:“皇上这么待我,我要是不能尽忠报国,真真就不是人了……”

朱厚熜离座,来到曹闻道的面前,再次双手将他搀扶起来,感慨地说:“老曹啊,你这么说,倒真真叫朕惭愧了。这些年来,你们海军将士舍生忘死,护卫着我大明万里海疆,百年倭乱,一朝肃清,可谓是劳苦功高。朕以前却没有关心过你们的生活。看看你们的脸和手都绽裂出了口子,那是常年漂泊在海上,不能吃上新鲜瓜果蔬菜所致,这是朕的失职啊……”

朱厚熜这么说,倒不全是为了表现出有道明君的风范,故意小题大做来笼络人心,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暗自懊悔了许久,尤其是方才上船,看到上至戚继光、徐渭、曹闻道等高级军官,下到海军普通一兵,个个嘴唇都绽裂着血口子,有的人甚至指甲都开裂了,他更是惭愧得无以复加——这是长期缺乏维生素造成的啊!要是我能早一点想起来制作罐头,这些英勇的大明海军将士们就不会这样了!

的确,回到明朝这些年来,大到火炮,小到压缩饼干,朱厚熜假借着梦得神授的名义,操练出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可是,他就是没有想起来要制作罐头。究其根源,大概是因为在他当年所处的那个时空,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供应,罐头只停留在了童年的记忆之中,不遇机缘巧合,还真是一时难以想起;二来大明海军成军这三年来,只是在东南沿海剿灭倭寇,算是近海防御作战,每战最长不过月余时日,便能回师军港驻泊休整,补给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他也就疏忽了。

好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薰风阁聚会欢宴之后,朱厚熜便指令军需供应总署参照薰风阁保存猪头肉的方法,开始着手试验,将瓜果蔬菜或猪肉鱼肉煮熟之后密封保存。这个法子与拿破仑当年远征让人发明罐头时的作法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当年拿破仑军中的罐头用的是玻璃瓶子,一来如今的大明王朝,玻璃依然是朱厚熜拿来骗钱的“大内秘法御制”的稀罕物事;二来在这个时代,罐头主要用于军队补充给养,无论是玻璃瓶,还是薰风阁老板所说的陶土瓦罐,都易碎,不宜做长途运输之用。于是,他就索性直接命人用铁皮制成罐头盒子,为了防锈,铁皮外表镀有一层锡,镏金镀银的工艺由来已久,并不复杂,军需供应总署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等若是把后世的马口铁也一并操练了出来。检验表明,那些罐头保存两月之后,味道依然鲜美可口。他便趁着给东海舰队送行的机会,将军需供应总署呈上的样品带来,让大家品尝。

徐渭叹道:“人说百业中,处处皆学问,果不其然!但不知做这一只罐头,所耗几何,一日能做得多少?”

朱厚熜知道,徐渭这个心细如发的参谋长一定是担心,这么好的东西若是造价太高,朝廷大概不会敞开供应全军,便笑道:“文长不必担心。原料都是些寻常瓜果蔬菜、猪牛鱼肉,成本倒不是很大。朕已责令军需供应总署立即在南北两京和宁波、泉州等港口城市择地修建加工厂,力争三五个月之内,就能建成投产,至于产量能达到多少,眼下还不好说,但朕估计,日后保证你们远征军数万之众长途航行之需,还是有把握的。待工艺成熟之后,军需供应总署还可以和商户合作联营,扩大生产,出了产品,一部分供应军需,一部分卖给那些往来海外货殖的海商,算是军民两用,以民养军,也不必朝廷多花许多银子。再者说来,百姓家有句话,叫做‘皇上不差饿兵’。只要能对你们这些英勇无畏的大明海军将士有用,即便花再多的银子,也是值得的!”

戚继光以下,东海舰队众将士都是万分感动,纷纷站了起来,齐声说道:“臣等矢志杀敌保国,不负吾皇浩荡天恩!”

这正是朱厚熜此行的目的所在,但他依然装出一副轻松的口吻,笑道:“区区一只罐头算什么!朕不妨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兵工总署已经研制出了蒸汽轮船,眼下已在天津大沽口的船厂开工建造。一俟下水试航成功,便要定型并大规模建造。你们东海舰队今天的战船主要靠风帆洋流,顺风顺水才能充分发挥战力,如遇逆水行舟,就需要人来摇橹划桨。兴许过不了两三年,就不必指望老天爷开恩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