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西进初衷(2 / 2)

穿越回明朝,朱厚熜一直念念不忘亚欧大陆之间获利甚巨的香料贸易。这些年里,大明王朝勒紧裤腰带编练海军、大造战船,不惜重金从各国海商手中购买航海图、礼聘精通测绘之术的夷人绘制、自己亲自审阅修改名曰《皇舆万国图》的世界地图,以及安排徐海秘密开展“月之暗面”绝密行动等等诸多举措,其实都是为了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东西方香料贸易的控制权。

寻找香料是引领欧洲航海大冒险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摆脱阿拉伯人对香料贸易的控制,开辟通往亚洲的航线,从遥远而神秘的东方运回价比黄金的豆蔻、胡椒,无数欧洲航海家们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大现时代。可是,在重农抑商、言必称“君子好义、小人重利”的中国,这个理由根本不能说服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甚至连说都不能公开说起,让朱厚熜好不郁闷,却又无计可施。这一次南洋剧变,正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两国既已开战,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共御外侮、伸我国威之责。那么,用尽一切手段打击敌人也就都是正当行为了。因此,在高拱率军南下之前,君臣二人曾就徐海船队日后如何继续执行“月之暗面”绝密行动有过一番深谈,核心正是徐海船队西进印度洋,阻隔印度洋海路,打击葡萄牙人香料贸易。

从前来大明货殖的葡萄牙人和西番诸国商人那里,朱厚熜得知,如今葡萄牙不但占领了马六甲城,把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排除出了亚欧贸易;还从波斯帝国手中夺过了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地霍尔木兹城,控制了波斯湾的入口处;并且占据了被称为香料群岛的摩鹿加群岛。如此三管齐下,葡萄牙建立起了以印度的果阿、霍尔木兹和马六甲为核心的东方贸易网络,完全控制了亚欧之间的香料贸易,所获暴利不计其数,更让朱厚熜眼红不已。可是,他只知道摩鹿加群岛属于后世的印度尼西亚,具体座标却不知道,在号称“万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海域寻找几个种植香料的小岛,无异于大海捞针,劳神费力还不一定能如愿以偿;而霍尔木兹远在中东,大明海军鞭长莫及;那么,阻隔印度洋海路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眼下较为稳妥可行之法。

不过,在行动目标的选择上,还存在一点小小的问题:从《皇舆万国图》上来看,果阿地处印度西海岸,距离大明比古里还要遥远,当年郑和下西洋,虽说多次到达印度洋西南海岸,却没有到达那里。因此,它并不是大明王朝的藩属之国。大明王朝兵锋直指果阿,未免出师无名,难免招人诟病。朱厚熜和高拱斟酌再三,把行动目标定为了古里和柯枝。

如今的印度,还只是朱厚熜在绘制《皇舆万国图》时标定的一个地理名词,在那片被朱厚熜赐名曰“南亚次大陆”的疆域,北部由莫卧儿帝国统治,南部分裂为许多小国和城邦。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古里、柯枝等小国都接受了大明皇帝的敕书,向大明王朝俯称臣。自达。迦马开辟东方航线之后,葡萄牙人蜂拥而至印度,用尽欺骗利诱、武力恐吓乃至军事征服等各种手段,相继控制了这些国家。如今两国既已全面开战,大明王朝海军前出印度洋,既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也是为了从万恶的殖民统治手中解放自己的藩属之国。哪怕把官司打到后世的海牙国际法庭,大明王朝也能理直气壮地替自己辩护。因此,如今让徐海船队继续执行“月之暗面”绝密行动,已经可以公开亮出大明海军的旗号,而不需要再施什么“苦肉计”乔装海盗了。

对于高拱的决策,参与确定“月之暗面”绝密行动的戚继光明白个中原委,当然不会反对。徐海对此也毫无怨言,甚至跃跃欲试——一方面,他受封为镇抚司千户,成为皇上的心腹家臣,这是多么难得的殊荣,便想要再立新功,报效君父浩荡天恩;另一方面,远征军中竟有倭人,他虽说不敢对皇上的决策随意置喙,但是当年身陷倭人手中为人质,所受的那些屈辱和凌虐让他至今不能释怀,又怎能甘愿与什么织田信长之辈并肩作战?

这一作战方略呈报兵部,也得到了兵部左侍郎、明军总参谋长杨博的完全赞同——杨博虽然并不知晓“月之暗面”绝密行动的内情,却深知以徐海船队那点实力,留在远征军中,未必能对战局起到多大的作用;独自行动,袭扰佛朗机人的军需补给线,却能收到奇效——嘉靖二十三年鞑靼兵困京师之际,戚继光率营团军骑兵游击于外,大破为鞑靼征粮打草的大同叛军仇鸾所部,致使鞑靼军中乏粮,无力为继,不得不草草签下了和约引军退去;徐海船队西出印度洋之举,与当初戚继光率军游击于外如出一辙,可谓深得皇上御赐游击战法“敌驻我扰”之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