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丧心病狂(1 / 2)

 事情从李向远走塞外后十几天说起那时候学院刚刚建起來起初从晋阳來的那些孩子们早早就被安排进來学习了一开始学院里并沒有多少先生李向只是安排魏征将县里原先有的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请了出來临时担当学院的先生暂时先将就一下

本來李向打算和杨广说一声要道旨意从弘文馆中请几位再叫魏征从民间招募几人也就将学院撑起來了至于以后李向准备将自己脑中那些能用的东西先选一选在学生中找几个聪明的孩子亲自传授等过上一两年这些孩子就能当半个先生去教其他孩子了

当然这也是沒有办法的事情这个年代人的头脑中根本就沒有李向要教授的那些知识的概念所以万事开头难李向的想法很好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杨广被困雁门关李向只能先去救驾了将学院的一摊子事情都交待给了魏征但他却沒有将自己的那些想法清楚的告诉给魏征

他一走事情就出來了

先是县里的那些请來的先生们起初都觉得龙门书院是皇上下旨李都尉亲自办起來的能在里边教书那是无上光荣的事情一个个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带上热情的投入到这个能光宗耀祖的事业中去了

谁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李向安排魏征要将他自己编写的那些教材印制出來学生们人手一本还给了先生们一整套叫他们慢慢的琢磨一点点交给孩子们

可他们拿起教材一看除了能看懂的那些其余的都好似天书一般别说教别人了就自己都整不明白再说能看懂的那些都是些什么算数和常识很多也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加叫他们受不了的是李向规定了这些东西和他们要教授的四书五经传统礼法居然平起平坐

老先生们一辈子都讲究个宗法门第对于这些看似悖逆了纲常礼法的东西他们从骨子里是反对的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东西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对立坚决不教授这些“邪书”

这只是一个开端接着就是魏征也了解到了这些情况他其实也不是很理解李向的做法但好在他很相信李向愿意按照李向的思路來办事情于是他便一个个找上们去好说歹说叫这些老先生们多少教一些哪怕一点点也行只要等到李向回來就有办法

老先生们一來觉得学院是皇上办的总要对得起皇上二來学院里的待遇问題也是相当的好起码自己的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变想來想去还是同意了魏征的建议多少也教授一点儿

可是大问題出现在院正的到來

院正姓虞叫虞养正是当今皇帝起居舍人、弘文馆大学士虞世南的近亲他从洛阳來就是奔着学院院正來的他一直都对虞世南能在弘文馆当大学士耿耿于怀几次面见虞世南想叫这位亲戚帮自己向皇上举荐一下也去弘文馆里任职

虞世南是个清廉身正的人他知道这位族弟是个什么德行的人于是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虞养正见沒有希望也就沒有再往这方面像谁知道龙门突然建起了学院打听一下居然还是当今皇上下旨建的他知道自己的机会來了

于是他急急的便从洛阳赶到了龙门找了当地的几个有名的文士一起举荐他到学院里担任院正要说他沒有在弘文馆里当上学士也不算他沒本事弘文馆里随便出來一个人那都是全天下千挑万选的都是有大才的他是沒法比的

但他在这十里八乡的还是小有名气的附近几个县城的文人都知道他李向正好走了魏征一打听这人还算名儒便沒有再做其他打算直接命他当上了院正來管理学院

当然魏征也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他完全按照李向说的办事情叫他去做那些老先生们的思想工作切实将李向的那些教材交给孩子们虞养正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來还保证一定会做的更好

魏征见他这样说也知道有许多文人举荐自然就放下了心将学院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他去处理正好这时又赶上宇文化及在洛阳造反了他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起來也就不再学院里操心了

虞养正如愿以偿的当上了院正便从心底里开始与自己的那位族兄比较起來这一比较不要紧发现自己和虞世南也沒有多大差距也就是虞世南命好现在自己也在皇上亲建的学院中当上了院正那和虞世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了

他开始了野望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杨广身边成为那朝堂中的一员还算他自己清醒知道光靠想是不行的必须要做出些成绩來才好

他开始努力的融入学院中每日都身体力行的去每间教室里來回看看还不断的和各个老先生们交流沒几日大家都熟悉他了魏征也从一些人的消息中得知这个虞养正还算勤恳也就再也沒有去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