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章 银河奇景和幽灵船(2 / 2)

限制级佣兵 UN1 6336 字 2019-09-26

“其实我也没去过,不过我观赏过莎士比亚夜空的全讯模型。”

说完,丹佛怀着忧郁的心情,凝视着面前的银河影像。在小泉出现的那段期间,整个银河都在寻找第三宇宙灯塔,当时有多少人绞尽脑汁参研银河三维地图?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记载、讨论、演绎这段历史的书籍又有多少?

这都是因为un一开始就说过,第三宇宙灯塔将设在“银河的另一端”,一个名为“群星尽头”之处。

在银河的另一端!

丹佛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之际,一条细微的蓝线已经出现在显像中。蓝线以笫一宇宙灯塔为起点,一路延伸至银河中心,在穿过了中心黑洞之后,又一直达到对角的边缘。丹佛差点就从椅子上跳起来,他并未直接下令叫电脑画出这条线,却曾经清楚地想到这点,而这对电脑来说就已足够了。

不过,当然,这条跨越银河两端的直线,尽头处不一定就是un所说的“另一端”。普菲儿曾经使用“圆没有端点”这句话,来说明一个目前所公认的事实……

丹佛赶快试着将这个新的想法压下去,不过电脑的反应比他快了无数倍。那条直线随即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环绕银河边缘的蓝色圆周,圆弧刚好穿过那个深红色光点——也就是第一宇宙灯塔的太阳。

圆没有端点,如果这个圆周的起点是第一宇宙灯塔,若想找出它的另一端,那就势必会回到第一宇宙灯塔上。当年,第三宇宙灯塔果真在那里被现,它跟第一宇宙灯塔一定处于同一个世界。

然而,假若实际上,它根本没有真正被找到,万一所谓的“寻获第三宇宙灯塔”只不过是个幌子,那又该怎么办?这个谜语的谜底,除了直线与圆周之外,还能有什么合理的答案呢?

莎士比亚突然问道:“你在制造什么幻象吗?为什么会有个蓝色圆圈?”

“我只是在测试对电脑的控制——你想不想找出地球的位置?”

足足愣了一会儿或两会儿之后,莎士比亚才说:“你在开玩笑吗?”

“没有,让我试试看。”

丹佛试了一下,却没有任何反应。

“很抱歉。”他说。

“没有吗?没有地球?”

“我猜想大概是自己想错指令,可是这又不大可能。我认为,现可能的解释,是地球的资料并未收录在电脑中。”

莎士比亚说:“也许纪录中用的是另一个名称。”

丹佛立刻追问:“什么另一个名称,威廉?”

莎士比亚却什么也没说,丹佛只好在黑暗中笑了笑。他突然想到,许多事情必须等待时机成熟,才有可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姑且暂时不提这件事吧。于是他故意改变话题说:“我想试试看能否操纵时间。”

“时间?我们怎么办得到?”

“银河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天体,笫一宇宙灯塔要花上将近五亿年的时间,才能绕行银河一大圈。当然啦,越是接近中心的星体,转完一周的时间也越快。每一颗恒星相对于中心黑洞的运动,也许电脑中有纪录,果真如此的话,就有可能叫电脑将那些运动加快千百万倍,让我们看到整体的旋转效应。我可以试着做做看——”

他说做就做,当他在驱动意念时,全身肌肉也不自禁地紧绷起来。仿佛是他一手抓住整个银河,用力推动它,扭转它,使它克服了骇人的阻力而开始旋转。

银河动了——缓慢地、庄严地,顺着将螺旋臂旋紧的方向,银河开始旋转了。

时间以不可思议的脚步掠过两人眼前。那是一种虚幻的、人工的时间。随着这个人工时间迅地流逝,星辰也不再永恒不变,全部化作了过眼云烟。

各处都有一些较大的恒星,在逐渐膨胀成红巨星的过程中,颜色越变越红,光焰越来越强。然后在中央星丛里,一颗恒星无声地爆炸,出了令人目眩的光芒,而下一瞬间随即烟消云散。但在那极短暂的时间中,整个银河都为之黯然失色。接着,在某个螺旋臂中,又出现了一次这般的爆炸,不久之后附近又爆了一颗。

“新星。”崔维兹的声音微微颤。

难道说,电脑有本事精确预测恒星会在何时爆炸?抑或它只是使用某种简化的模型,概略地显现群星未来的命运,而不是做出精准的预测?

莎士比亚用沙哑的声音轻轻说道:“银河看起来好像一个生物,正在太空中不停地爬行。”

“的确如此,”丹佛说:“不过我有点吃不消了。除非找到一种不那么吃力的方法,否则这个游戏我没法再玩多久。”

说完他就放弃了。银河的旋转随即慢了不来,然后趋于静止,接着又开始倾斜,直到回复侧面的影像才停止。这正是他们一开始见到的银河。

丹佛闭起眼睛,做了几次深呼吸。此时他们正穿过大气层最外围,刚刚掠过最后一股稀薄的空气。他能够感知端点星正在逐渐缩小,也能够感知附近太空中每一艘船舰。

但他并没有想到要侦察一下:看看是否有哪艘船舰特别不同,是否还有一艘同样使用重力推进的太空艇,跟他们的轨迹太过接近,而且绝非只是偶然的巧合。

*****************************************

注:这章没有太空常识的很难看懂,可以跳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