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毕瑞雪兆丰年(2 / 2)

红楼意难忘 Aaron 6529 字 2019-09-27

石光珠侧过身,躲过冯紫英的手,作揖道:“原来是廷尉将军府上的冯紫英哥哥,鄙人石光珠,今见到哥哥,实属三生有幸。”这石光珠虽然话语恭敬,但神态间却自有一股傲气。

冯紫英对这样的人物并不生厌,反对那些低眉顺眼的人有所厌弃。冯紫英笑道:“敢问缮国侯是弟弟什么人?”

石光珠坦然道:“正是家父。”

冯紫英恍然大悟,“当年曾随家父见过令尊一面,真英雄也!”

石光珠没有接话,只是作揖。他对贾宝玉道:“宝兄弟若有事,哥哥便先行一步了。”

“不妨事。”冯紫英止住了石光珠,“我只是来找宝玉,问他可愿过几日去那射圃玩耍一日,卫若兰等人亦在。骑马射箭,岂不快哉!石兄弟也不妨一同起来?”

宝玉见冯紫英邀了石光珠,忙道:“石兄不妨去随兄弟一同去瞧瞧,我那两位哥哥也是极好的人,石兄去了必有收获。”

石光珠想了想,便道:“既如此,那就打扰了。”

冯紫英笑道:“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多些人一同去玩耍才更有趣呢。”说完冯紫英拱拱手便离开了。

那石光珠也作揖道:“那我也回去收拾收拾,反正明日不用上学,就随宝兄弟一同去瞧瞧那热闹。”

于是二人各自回家收拾不提。

次日,那冯紫英便打发人来贾府接了宝玉,随后再去缮国公府里接了石光珠一同朝射圃而去。那冯家的射圃在西北郊上,有个不小的跑马场。待贾宝玉等人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了,几个世家子弟或射箭、或骑马,倒也不亦乐乎。

冯紫英见贾宝玉与石光珠都到了,便拉着卫若兰一起过来。四个人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其实石光珠对这样的贵族交际并无多大兴趣,只是不想驳贾宝玉的面子罢了。卫若兰见时光之兴致缺缺,便道:“石兄弟可有兴趣射上一箭。”言语中甚是轻蔑。

石光珠也不闹,“既然哥哥相约,兄弟别也没什么可推辞的。”

说罢,二人便到了射箭的地方。这里用的弓并非平常学骑射用的弓,最轻的弓也是一石。石光珠笑一笑,心想,一群世家子弟游园何必玩得如此认真。便拿起一张两石的弓,试一试,觉得应该没问题,便从箭壶里抽出一支羽箭,拉开弓,稳当地射了出去,正中百步外的红心。

那卫若兰见了,略吃一惊,随后笑道:“石兄弟果然好功夫。”说吧便走到一边与冯紫英絮叨起来。

那贾宝玉忙地过来说:“卫哥哥不是那种爱欺负人的人,哥哥切勿往心里去。”

石光珠只是笑笑,“我又不是那种小气量的人,何苦在意这个?”

这一日,贾宝玉在射圃玩的是忐忑不安,吃了午饭便约着石光珠回来不提。

过了些日子,贾政等人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虽已到了腊月,但这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黛玉见府中之人都在忙碌,便极少在出院门,只是早晚去贾母院子里请安,余下的时间便在葳蕤苑里看书,偶尔去宝钗的院子闲话几句便安生呆在自己院子里。

“姑娘成日在院子里闷着也不怕闷坏了?”王嬷嬷劝道,“不如姑娘去别的院子里坐坐?”

“嬷嬷不用担心。”黛玉笑道,“如今这府里里上下都忙成一片,我又何苦去那显摆清闲呢?”

王嬷嬷想想也是,便不再劝了,只是说:“这次接贤德妃回府,怕是花了不少钱啊。”

“可不是,”琇琴一直就是个很爱打探消息的人,“听府里的人说,几个庄子里的出息全部用在接驾上了,这年怕是都过不好了。”琇琴一脸的幸灾乐祸,自从琇琴知道自家小姐为了这接驾的事情丢进去七、八十万两银子之后,对贾府的印象愈发差了。

“这外祖家的事不是你该说的!”林黛玉冷冷地说了一句,止住了琇琴的话头。

王嬷嬷忙命琇琴下去,陪笑道:“姑娘不必跟个丫头置气,大年节的,气坏了可不值。”

那林黛玉倒也不是真想发作琇琴,只是身在贾家还是有些话不好说的。林黛玉站起身,到了窗边,今天的天气愈发阴沉,便叹道:“今年还没下过雪了,看天色,怕是今晚会有大雪。”

果然晚间便下起了大雪,这雪一直下到大年初一方停。虽然贾府过年因为跟接驾冲了而过的甚为简朴,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可废的。这初一,除了那薛宝钗随着自家母亲去亲戚家拜年外,黛玉等人便陪着贾母等人来拜年。不久便有贾宝玉进来道:“老祖宗,缮国公家的石光珠来了。”

贾母听了,笑道:“他来咱们这都好些日子了,一直不得见,今儿就请他进来说会话吧。”

听到贾母如此说了,李纨忙起身带几个姑娘离去。但是贾母却笑道:“不妨事,这石家跟咱们家也算亲戚,尤其是跟林丫头还带着亲呢。”

王夫人听到是跟国公府有亲,忙笑道:“那老祖宗快说说,怎么个有亲法?”

“咱们家跟石家是世交,那缮国侯的生母便是林丫头的姑奶奶。”贾母道。

黛玉心下吃了一惊,既然是自己的姑奶奶为何没有听闻父亲说过,脸上满是疑惑。贾母见如此,道:“你不知也不奇怪。”随即叹了口气,“你那姑奶奶不算是你祖父的亲姐妹,只是你曾祖从旁支中选了一个闺女上来自己养着。虽不是亲生,但是你曾祖视如己出,真真当成了掌上明珠。后来你姑奶奶不晓得如何就看上了缮国公,那缮国公倒也是个风流人物,可惜成亲得早。你曾祖如何舍得让自己女儿去当妾室,便不许这门亲事。”

说到这,贾母便止了话头,那王夫人问道:“既如此,如何有了那位侯爷?”话出口,王夫人便知自己闯了祸,这高门大院的秘辛如何能当着姑娘的面问,何况还牵扯到祖辈的声誉。

果然贾母冷冷地看了王夫人一眼,和颜悦色地对林黛玉说:“原本这些事我不当说,但是不说又怕人毁了你家的清誉。你那姑奶奶也是个痴情的人,见你曾祖不答应便在你曾祖面前跪了三天三夜,后来你曾祖不舍,只得应了这门亲事。于是缮国公便将你姑奶奶抬进去做了二室,也是明媒正娶摆了酒席告了天地的。”贾母这一番自然是要告诉贾府上下,林姑娘的姑奶奶虽然不是正室,但也是明媒正娶的二室夫人,绝不是些那些不知尊重的女人。

黛玉倒不觉得自己那个姑奶奶有什么不好,反而还挺佩服她的敢爱敢恨。但是黛玉不愿再追问下去,既然这姑奶奶没有露脸,想来后来的事情也不见得多么好,还是不问下去比较好。只是她没想到,她居然跟这石光珠成了亲戚,她便对这石光珠产生了一丝好奇。

不多时,宝玉便带着石光珠过来拜年。当石光珠抬起头时候,那黛玉略略吃了一惊,这不是那日店外遇见的男子么?那石光珠也吃了一惊,她居然真是贾家的女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