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上帝安排的命运?(2 / 2)

“山里的雪下的很大覆满了沟谷每当寒风吹过那些冻的瑟瑟抖的士兵们就赶紧向篝火里添些树枝——也许比起在洋河边上被围困这是个唯一的好处吧至少人们还能找到这些赖以活命的燃料。”

“我们的总司令官克拉克将军日益削瘦那张脸上带着越来越多的病态虚弱的身体和恐怖的现状使他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即使这样在目前这种非常危急的处境下他仍然能称的上是一位称职的联军总司令。”

“起初法国远征军的右翼在>+摩尔上校指挥下地英**队在洪水口村又被打败;最后。法军伸展出来的左翼那个不知名的山包和一条无名小河之间也差一点被清帝国的军队合围。这样一来克拉克的“第一号防御计划”实际上就分裂成了几块碎片而他随后利用这些碎片编织出了一个新计划。他决定。以东灵山主峰作中枢使左翼和位于据点中央的部队向后撤退而从已经稳住阵势地右翼抽调部分兵力组成新的第二联合军团用来加强左翼方面。当然这些军事行动有效的巩固住了我们的防守阵线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并不主动的进攻这条防线能够坚守的时间一定会更加长久。”

“然而战况一天比一天糟糕。站在一个对军事完全外行的人地角度上来看。我个人认为这场战役实际上已经结束了——除了遭到完全的失败之外我看不出有任何突围的可能和实际的行动。在最初的进攻遭受到猛烈的反击之后联军的士气已经遽然降低到了从洋河撤退后的最低点。”

“有谣传说克拉克将军正在派出代表试图与大清帝国那个神秘的统帅进行谈判与之相比关于从天津及北京来的援军正在猛烈地向阻击我们的敌人进攻这一消息就显得无人关心了。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人们不忍心打破那些传播消息并信以为真的人幻想罢了。到了这步田地谁还会那么残忍呢?”

至少在有一点上这名英国记者是对的。那就是克拉克的确派出了代表与林云接触。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地防线没有完全崩溃的愿意之一。林云已经从怀来到达了东灵山阵地。就近指挥一向是他的风格然而这一次他完全象个置身事外的闲人——除了在后来下令围而不打以减少无谓的伤亡之外。

谈判的正式进行是在十二月中旬开始的。

对于这次谈判。那名记者有着与旁人不同的细微地心理感受“

是帝国历史上的耻辱也是正在崛起的东方帝国的预预兆显示了这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地国家并非远在欧洲的人们常说的那样它并不是完全是由野蛮的、脑袋后拖着长辫子的远东人组成的国家在这里。你必须用非常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变化和新的现。”

“如果非要给这场远东战争的失败找一个理由或者是借口我想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和由此产生的轻视使我们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惨败和屈辱——在东方我们正在咀嚼它的苦涩。”

此时的克拉克已经从谈判地点回到了东灵山。关于他的最后的演说这名记者也忠实的记录了下来。我们不妨再摘抄一段。

“先生们我命令你们放下武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你们无愧于军人的称号!你们忍受了战争带来的恐惧。经历过炮火的折磨也忍受过饥饿带来的痛苦。你们搏斗过战斗过在这个异国的土地上。你们做到了军人所能做到的一切!现在我以联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你们放下武器不要再做徒劳无益的抵抗了!”

“这不是你们的耻辱也无损于你们军人的荣誉!体面的承认失败并勇敢的去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吧!”

然而他们的命运并非由上帝来安排林云早已经做好了决定。

至于这次谈判的内容没过几年英法俄等几国就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他们对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破口大骂当然骂的最多的还是克拉克将军——那时他已经是德国的6军元帅了。用法国人的话来说这是无耻的出卖和背叛。而尼古拉大公则咆哮着吼道:“永远不能相信德国人!”仿佛忘记了当初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孤立无援的山区遭到的失败。更好象那次失败是由于克拉克和林云早已暗中制定好的阴谋似的。

不过这都是马后炮了死里逃生的各国将领们当时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克拉克至少使联军避免了更大更多的伤亡。而且为自己赢得了人身自由这一点是促使他们同意谈判内容的关键点。至于低级军官和士兵就让他们去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吧!

克拉克在此后曾经为自己做过辩解——主要是在外交场合。他很委婉的职责当时的“远东战争指挥部”只不过是个由文官把持的能力低下对前线指挥官束手束脚的官僚机构。“如果他们能做的更好一些在情报的搜集和整理上在物资的运输保障上甚至在那次不幸的天津事件中他们能够果断的根据形势做出适当的反应那么那场失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而对于他的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这场失败的批评他是这么说的“没有人能够比我做的更好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我已经竭力避免了整个联军部队遭到覆灭。至少今天很多人还能活着对我说声感谢感谢我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

然而这个败军之将竟然在回国之后不久就荣升元帅这让欧洲各国的皇帝们心怀疑惑的同时更是将他的话视为谎言。

“如果他能再坚持一个月我们的大军就能将他们从那个穷山沟里解救出来。”尼古拉大公曾在一次外交宴会上对英国人如是说道全然忘记了他本人在入侵东北后最终的结局。

考虑到十二月底时沙皇的部队前锋已经攻入山海关那个英国伯爵并没有反驳他的话。可是在当时被围困在那座大山里的人们谁会知道呢?他们只知道自己快饿死了要么就是在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被击毙或者象那些体质稍弱的伤病员们活活冻死。因此当克拉克的演讲经由军官们一传达他们简直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顺从的排好队走下了山。

望着漫山遍野走下山去的联军士兵克拉克的一句话让他的副官铭记终身“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了。他们将会让世界为之震动。”

林云此时的心情却完全没有克拉克想的那么轻松解决了联军的主力在他看来不过是必然的前奏对于复杂的局势来说他只不过解决了局部的问题虽然这个局部的问题会对全局的形势变化产生根本的影响但是他现在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沙俄的入侵。根据他所得到的情报俄军十六万人分六路攻占了东三省那还是两个月前的事情只是由于英国和日本担心其利益受损一再阻挠才没有进一步向前推进。随着联军主力的覆灭不难想象沙俄会乘机跑出来捣乱——对于他们的野心林云早有预料。

第二国内保皇派们的反应。取得这样的胜利收复北京也不会太过复杂那么各地督抚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是会跳出来大表忠心甚至派出“勤王之师”来呢还是干脆来个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呢?对于这一点林云的判断是前者的可能性会更大。

第三日本方面的动向。对于这个问题林云在得知郭松龄和袁世凯打退了侵入山东的日军山东派遣军之后并没有置于脑后。拥有占据朝鲜的优势地理条件加之其一直以来的野心就不难想象他们在今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对此林云的决心从来不曾动摇和改变过。现在的困难是如何抵消其优势——在军事上这一点还远远没有达到他所设想的范围。

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林云决定等形势再明朗化一些之后随时加以调整。总的战略已经按照预想的轨道进行开来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的推动下去。

站在东灵山上的林云遥望东南心中喃喃念道“北京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