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谈成(2 / 2)

黑金霸主 摇摇-欲坠 6024 字 2019-10-09

这两点,是捷克人的坚持,约纳斯却不在乎。

斯柯达是仅次于奔驰的第二家汽车公司,这个品牌在欧洲的声誉还是挺好的。

他们现在虽然遇到了困难,但这是因为政治原因和体制原因决定的。

在未来的87年,他们推出了法沃里特车型,在被大众收购之后,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市场能力。

至于技术工人,约纳斯珍惜还来不及,怎么舍得开除。

在华夏的新工厂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约纳斯甚至还在考虑,把他们的退休工人返聘,都送到华夏去。

所以,对其他公司来说,这两个条件很难答应。因为这会给企业带来品牌分化和沉重负担,对他却不是负担。

未来的大众收购斯柯达,一开始就是半卖半送,后来全资控股也没有耗费多少资金。

关键原因就是大众答应了这两个条件。

汽车一路向东,进入了这座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城市。

从十五世纪,捷克所在的捷克公国和波西米亚王国就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布拉格从那个时代开始,就逐渐发展起来,在此后的几百年,虽然这个地区经历了几次权力更迭,但是布拉格这个城市一直没有遭受创伤。

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历史博物馆,在未来,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整座城市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陪同约纳斯坐在同一辆车里的是汽车工业部的部长比尔森,他的德语说的非常流利,跟约纳斯之间完全不需要翻译。

一路上,他都跟约纳斯介绍着布拉格的古迹,显然对这个城市充满了骄傲。

相比约纳斯车里的客套和疏离,跟贝格同车的西罗基两人之间却多了不少虚情假意。

两人都是老政客,谈起两党关系,两国关系,话题多不胜数。

跟乌尔苏拉同车的斯柯达联席会主席,跟沃尔夫同车的斯柯达公司书记,之间却多了一份热情。

斯柯达的现状他们最清楚,也知道目前来自瑞士的霍夫曼投行,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虽然霍夫曼投行并不是一家成熟的汽车公司,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斯柯达一定能获得重视。

这一点,从斯太尔工厂的发展轨迹就能看的出来。

斯太尔工厂有着中欧最先进的汽车工艺和技术积累,但是在德国的压迫下,他们只能以代工生存。

明明有着完整成熟的技术,周边有中欧最大的配件产业基地,他们却不能生产自己的汽车。

但是被约纳斯收购之后,斯太尔立即在遥远的华夏开始发展,他们与二汽的合作,给这家工厂的未来带来了光明。

车队开进了伏尔塔瓦尔河边的一片树林之中的别墅群,看到入口处的红十字标志,约纳斯忍不住有些疑惑。

比尔森有些自豪地介绍说道:“这是我们布拉格最好的疗养院,苏共的领导人们来捷克,也是入住这里。对霍夫曼先生的到来,我们捷克各部都报以最大的诚意。”

约纳斯笑道:“也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顺利达成。”

他忍不住说道:“目前苏共是持支持态度的,这也就代表,我们的合作并没有太大障碍。”

虽然这是他的不经意之言,但是事实也的确如此。

作为最靠近西方的捷克,他们与西欧接壤,对西方的发展并不是不了解。

原本跟西德还处于同一经济水平的捷克,这些年远远地落在了西德后面,连奥地利都不如了。

当苏联方面不反对他们跟霍夫曼投行的合作计划的时候,他们更怕苏联出尔反尔,重新阻碍谈判。

所以许多谈判条款他们并不斤斤计较,甚至称得上是大方。

在约纳斯承诺不会因为经营原因,无故开除工人,并且继续保留斯柯达这个汽车品牌之后,各项谈判进展非常顺利。

霍夫曼投行将会投资两亿美元,获得斯柯达包括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总厂,以及其他三个城市的三家分厂的百分之五十股权。

另外,约纳斯会投资两亿美元在华夏,与斯柯达共同建设一座轿车生产工厂,而这家工厂,霍夫曼投行一方,占据百分之七十股权。

斯柯达以技术,生产,包括产业转移的一条生产线入股,占据百分之三十股权。

由于约纳斯已经占了斯柯达的百分之五十股权,所以捷克人在华夏工厂的权益,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五。

如果再算上华夏方面雷打不动的百分之五十股权,捷克人实际上就是以品牌和技术,获得了百分之六点二五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