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余辉之章(2 / 2)

梦界创生 过期年糕 0 字 2021-08-06

“你此时身死可有想过我?”

“此世你妖我人,并无因缘。你早知此事何必再问。”孔明仍然行使唤风之术。“我早死更好。下世若投得妖身你我便有了因缘。你理应高兴才是。”

“除非我心被狗吃了才会高兴!”少女气得大叫却仍然无能阻止孔明自毙之举。“你这蠢才!”

“我诸葛孔明他人皆议我才华举世,唯有你说我蠢。蠢便蠢罢。”

天地风声于孔明之呼唤下全数消失。数息之后风势复来。

此乃东风。

顶天唤风之人已脸现激汗,仍施术不止。

少女愈观愈急,突地冲前扯住孔明白衣。将自身法力倒灌而去替了孔明之力。更用禁制之术困住孔明让其无法动弹。

“做甚么!”孔明大急。

“我寿数无尽!换我来!”

“此乃欺天大业!你一妖身如行此法注定会于千年往后应劫迫还原身,甚至于人捡去作柴烧掉!快停!”

“由不得你说!”

东向之风化为狂岚,迎向赤壁吹拂而去。此风如信,东吴之军立时驾船向曹军突击而去。而曹之舰船亦同时起火。

风助火势一扫一片,铁锁百船之阵被火一划而过全数点燃。曹之兵丁亦难以幸免,纷纷烧毙或跳水溺毙。余下皆被东吴水军或杀或缚清了个干净。赤壁一役因风而起,因风而灭。起时曹军势大难敌,灭时曹军丢盔弃甲。

众北将护操直逃华容,刘氏数员大将追击而去。却因曹氏气数未尽,关氏云长念旧还恩而得逃生回许都。数年内不敢南下来犯。操亦因此役而得了心痛之病,每每痛至翻来覆去。麾下之臣皆垂头丧气,大叹周郎孔明鬼谋算天难以匹敌。可有谁知庞氏士元之功乎?又有谁明黄氏公覆皮肉之苦乎?

一切皆因势而成因势而解。一缘一啄莫由天定。败亦徒呼,

胜亦徒呼。

替孔明行唤风之术,少女术后立时人事不醒。被孔明抱于身前屡唤不起。惊得孔明上窜下跳,没了一点举世伟人之样。

“军师,子龙来了。”

一员白衣小将忽现于鹿台侧地,双眼疑惑扫视左右横陈于地之昏迷兵丁。

“子龙来得妙!快快快!快想办法唤醒我家书童!”孔明立时将少女递了过去。

“军师为何这般急切?”子龙大奇。观女童之样貌根本无事。斟酌片刻向孔明提议。“军师不妨试按此子人中之处。子龙观其应乃气短昏迷才是。”

执棋者难自清。子龙不入孔明与少女之局自然清之又清,一语中的。孔明此时披头散发正于风中以发挡面,幸未让子龙得见脸红之貌。幸之幸之。

一掐人中。尚未醒。

二掐人中。仍未醒。

三力掐人中。痛醒。

“蠢物!”少女刚一痛醒捂面便遭孔明报复。

你才蠢才!

少女在他人面前自不会丢孔明之脸。跳下之后站于孔明背后,以心谈回骂。

“军师速走。周氏小儿派兵丁来除军师矣。”子龙可不管你家打情骂俏。背对两人手提湛银长枪挡于要冲之地。

“子龙可挡一时片刻恙。再晚危矣。此地之北江上有一舟可载军师回归荆州。军师快走!”

“同去。”孔明架子龙左臂,少女架子龙右臂。拖着白衣小将就走。

“那周氏小儿派人来此杀军师”

“赤壁之胜此人必狂喜难抑,一时三刻不会想起本人。此时速走便可。”

“可是”

“此地军丁全数昏倒无人报信。公瑾无法得知此地实貌。即使想起亦不敢轻易来犯。”

“但是”

“再乱言我回了新野便告你刁状!说你欺负我家孔明!看玄德公如何治你!”少女三句一出白衣小将万夫不挡七进七出之子龙便立时成了哑巴。

赤壁大捷大功首归周氏公瑾。站于楼船之上周郎见得曹军败退大笑不止,顿时意气风发。此一战役挥手退敌智计千里鬼神莫测,当得鬼谋之名。

笑罢。周郎忽感少了些什么。

细细思来,身边少了一苍蝇。

孔明不在!

周郎急招上千回师兵丁速去赤壁以西法台,提孔明人头来见。兵将一个来回仅带回五百昏迷兵士。孔明之身连毛亦无。

领军之将递予周郎一信,曰法台所得。观信上书“公瑾亲启”便带回予周郎。

周郎疑惑启信。此信题头自是孔明所写。

[蒋干来议被你干,曹操来信被你操。我只布衣凡人可不想被你亮一回。经此一役自当回家抱子携妻休养数月以尽人伦。黄口小儿你自撸便是,匆算上本人。]

[-祝好梦]

[诸葛孔明写于当日]

读完此信周郎立时呕血数升。又想起那夜夜恶梦,突发癫痫急症被手下将士送入医所。可巧那医所正是前些时日群儒疗养之处。所内被孔明说成痴呆之人数众。周郎本就没好,又被此些化为“亚里士多德”之痴人一激便卧床不起。来年又因旧疮复发内外包夹回天无力,与众痴儒一齐死于无名医所之中。

东吴将星陨世,可悲可叹。

只余周郎绝句绕梁数年难以止歇。

“既生瑜噗(吐血音)何生亮。”

孔明终是无能逃过被“亮”(晾)一回之因果。

建兴十二年

历史之步无人可挡。潮来潮往无人可见。

玄德公依孔明之计入得蜀地,夺了族兄基业化为己业。施仁政以济世,行仁法为济天。蜀中黎民归心,众降将无不承情报忠。蜀之地一片承平。玄德公之天下已成。

数年休养止伐刘氏天下壮大数分。却突闻曹丕小儿夺了献帝之位自称天国上帝之子。又闻东吴吕蒙陆逊等贼人施诡计逼得义弟关云长败走麦城最终身死头回。玄德闻此悲恸万分,一夜白头。

复又闻义弟翼德怒而起兵直击东吴狗贼。却于军中被蜀奸所害,身首分离不得好死。玄德怒气直冲云霄。早年三兄弟曾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玄德公心系黎民身归汉室,兄弟为其分忧解难数度无怨无悔。若如今不提此仇不但食不下咽睡不安寝,更是寒了自家将士之心。

复仇之战虽乃下下之策,但玄德公自问自心。

可愿与兄弟同死?

回答只余唯一。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终玄德公身死白帝古城,托孤于孔明。自孔明归心于刘氏数来十载有余,玄德公待孔明甚厚。其人大德孔明尤感五内,其人之死孔明如火焚心。

玄德遗孤阿斗只为婴孩,孔明无法随玄德而去。立于玄德尸前立誓继其之志。匡扶汉室重归刘族,虽死无悔。

其后孔明征战不休。夺汉亭,合南疆。教后主,养蜀民。其志之大莫可测,其功之高天难平。每每事毕躬亲,唯求不寒了九泉之下众兄弟之心。数载以来扪心自省可有错漏之处,往复数度皆无。

少女随其左右行止,照顾其衣食住行。日日见其愁眉不展,孔明之痛如痛在她心。却因己身政力无可能高过孔明之能而无计可施。

天下将星,孔明独竖。

蜀中孔明公之名已可震得鬼神辟易。若非孔明公悲天悯人,只需一声呼号,蜀中千万鬼神皆会为其效死。可叹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经典害孔明不浅。数家精粹汇聚孔明公之身,却只能兴人间之兵行人间之行。由此可见天道太上老君狗眼已瞎,天机混沌不清。

劳力经年心力交瘁,孔明公到得晚年炉鼎已如行尸走肉,不复正年时英伟之像。少女欲行道法外丹还孔明公鼎峰之身却被孔明公所阻。一言“天道轮回不可妄动”惹得少女独自泪流无计可施。

魏国之师闻得孔明有恙自以为天时已到。视孔明公北伐之举如无物。其结果自然是被孔明公捻鸡屠狗。更有鬼谋司马懿被孔明公带少女加三老仆施以空城之计。吓得其带数万之军不敢入城掩面回逃。风中只余孔明公之笑谈。

“窃国伪帝手下无人,皆乃无胆匪类。”

数度北伐之时禅帝心忧孔明上父之体,如其父玄德公一般声泪俱下相劝阻其北伐。却终被孔明公一低文书挡得哑口无言。众相劝之蜀臣莫不如是。

此乃《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好个不知所言。其言诛心。乃诛孔明自身之心。其人已为汉室匡扶尽忠于此,又立下此等若遗书一般之物。天下有何人可斥于孔明,天下有何人敢斥于孔明。

再观他国同年日月之时之书。《洛神赋》,《七步诗》。怎可与此《出师表》比之。同桌摆出高下立见。一为泣血之忠,二为护帝之心。根本无可替代。

此为此世绝唱。

三度北行,护后帝群臣集体相送孔明公。其声泪俱下如送孔明公归西一般。而孔明公却一笑以拂之,不执一词。此回却是轮到蜀中君臣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也。

少女自随之。

不能不随,因孔明公寿限早灭,炉鼎早已成尸。若不是少女相护,孔明早于年前必死。少女惜君不若旁臣妻子以泪洗面。却如妖物之行擅自自拟己心为天心。借大法力挡孔明三魂两魄离体之劫。已然犯得天条重罪。

若问少女此举可值。只能空得一言“我喜欢”罢了。

可命终有时而定,人亦终有时而离。可借天地大法倒行逆施之建木大妖亦无那神通可阻阴阳之别。孔明正一之道不修已身,只修已心。心术通天却仍受天命炉鼎之限。孔明公自掐一指亦知自身若不再死则蜀中将地发杀机。到时龙蛇起陆万般基业亦将毁于一旦。

只余月余性命时间,孔明挥军直奔洛阳中都。

一路蜀军有如衰兵,无人可挡。十数关卡数日即破摧枯拉朽一往无前。魏军上将或降或卒无一合之敌。孔明麾下姜伯约乃其外门弟子,同知师父将死即刻化为狂猛鬼神。每每阵前身先士卒。魏军一遇无不哭爹喊娘。

惜,孔明之死乃天命。孔明无能自已,少女无能代已,伯约亦无能替已。

终,惊世鬼才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

五丈原上蜀军中阵

“尔等且去。让我静下。”孔明卧于榻上脸色灰败,甩手挥退围观众将。

“建木遥,”孔明眸中已无法映人。呆立少女立时上前握紧孔明公寻来之手。

“你我相识几年?”

“四十四年。”少女知此乃孔明公对其遗言。如丧孝妣,顿坐于地。

“可学得我正一易术?”

“君易术通玄鬼神莫测,只学得皮毛而已。”少女一字一顿,声如莺泣。

“莫唬人。”孔明公虚声笑曰。

“你乃大妖,又习得他心之通。万事万言过耳不忘,怎会只学皮毛。莫不是举一反三不想让我知晓?”

“没有没有!”少女赶紧摇头。

“真没有”

“我且问你。我所创八卦之阵生门何在?”

“因时而生因人而活,无定式。”

“死门何在?”

“敌欲行死自当即死,无定式。”

“再问你七星之灯命门何在?”

“天枢之位”

哐当!

少女立时回头,见一员蜀中之将呆立帐口。其人脚下便是已倒天枢之灯。灯芯接地,化青烟而去。

此人乃蜀中大将,镇北将军魏延文长。因之前出场临敌复回报告,不知帐内情况急急闯入。一不小心坏了少女所立七星续命之阵。

“你个贼

人!受死!”少女悲愤,杀心顿起。

“不可。”孔明公续命之灯已灭,心力无剩。勉力拉紧少女之手。

“此乃天意。不可因此妄动恶念。”

“文长且去。”孔明挥退魏氏文长。文长自知坏了大事心中惊恐。退得飞也一般。

“四十四年又得清静时刻。我且问你”

“别问了!”少女凄声大叫。“我来问你!”

“你可心中有我?”

“有。”孔明公微笑摇头。“若无你为何四十四年带你随身?或应将你扔于荆州种树才是?”

“人妖可有别?”

“有别亦无别。心无妖则人无妖,心妖则人妖。”

“那你我为何无因缘?”

“恐负你。”孔明仰面向天,穿帐观星。“你活万载寿无边际。我活百年身死七星。怎可让你伤心万年。正一道中无这等败类之人。”

“我愿意!”少女早已泣不成声。

孔明公手伸榻下取出一弩,递于少女手中。

“此弩无名,此名自取。”孔明公目视少女。“借你伪物改为真物。型制连弩,一弩十石。直至今日我终可收回当日之言‘某不及矣’。”

“还你此物寥表我心。当世大妖作那小儿女态忒也难看。可不许再哭。”

少女却更泣之如泉。

“说你又不听。我时日将近受不得吵,饶了我可好?”少女闻此一言终是止了声响。孔明公呼出口气却只出不进。

“伊人青丝可叹蹉跎。”世间英伟男子之手拾起少女一撮青丝。

“惜无缘与君驰骋天地。唯相约”

“来世”

语毕,人去。

七星之灯皆灭。五丈原上空将星陨落,漆黑一片。蜀中之地立时一片静默,后帝坐于书房内顿时心跳漏了一拍。中原名仕皆仰视星空,目送将星归位。识此星乃何人所居者无不悲恸。

孔明生前之敌亦如是。

帐中少女呆坐于地,身抱无名重弩目光怔怔。复又楞视手中重器。

“伊人青丝可叹蹉跎”

少女手握弩弦轻松扯断。忽闻铮铮数声金铁交鸣,却是少女将孔明生前所拾之发于自身脑后拉断。回又将青丝作弦寄于弩上。

“伊人青丝”少女手举重弩神游物外。

“吾爱已死。此世再不寄情于他人。去也。”

一阵妖风打旋飞离蜀军帐中,万般军兵无人得见。空中只余一声千年叹息。五丈原乃孔明武侯绝唱之地,亦为建木大妖最终现世之地。中洲之地再无人得见大妖身影。野史不闻,正史亦不闻。

千年以后再见其身影之时,少女已于东瀛之国群山之内画地为牢分疆裂土。以己身为柱化幻想之乡。正应了孔明公当年之言曰其将于千年之后应劫还原。甚至险些被人当柴烧。

妖心已离,只余人心。

少女已死,只剩朽木。

若见其形,不用相拜。

若见其泪,请匆送还。

因此世已无一大妖名曰建木遥宁楚。

寰宇之内只余一声叹息。

——————

ps此乃一家戏言。与正史无关与三国志无关亦与三国演义无关。只是发生于异世界平行时空之辉煌昔日。唯叹将星升落之无常。无关他人,无关世事。

此章写完心力交瘁,外传看来又得休息几天才能继续写。脑袋如中残悔拳一般突突空跳。

自接慢三拍此一任务后无时无刻不心惊胆战。我有三事不写:不写国事,不写道事,不写三国。不写三国是因敬之爱之。怕越写越歪越描越错,伤了英杰寒了鬼雄。每每想起孔明公之英伟即不敢照镜,怕跳楼自杀。每每想起众将士忠肝义胆即不敢如厕,怕拉不出来。一夜写就每每流泪。叹三国群英之义,息众仁天星之满。几与书中少女同步泪泣,作那小儿女之态。真真丢脸。

今乃因欠慢三拍甚重只得破了此一重戒。徒呼奈何。唯有再立心戒一则以自观后校。

若问自立何戒?

从此不用交通卡!

让我年糕兜揣叮当行走世间,横眉冷对众闻异声扫视之徒。

我有钢镚你奈我何!照样坐公交趴地铁!

——————

慢三拍的观后感ps

ps:我,我无话可说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小时候,当我第一次读三国的时候,我就彻底迷上了三国,从那以后,近十年,我对三国的历史从演义到正史,从《汉末风云》到《品三国》,从来不曾厌倦,亦不曾缺乏感慨~

嘛,这篇小故事是年糕桑应我之邀,于深夜无人之时,一气呵成。说来可笑,这篇文章其实是用来给我凑字数的,最近我想加一个“同人写手联盟”但是因为人家的规定是必须有十万字以上的书才能加,我写的学生会短篇只有杯具的九万七千字,于是我昨天无意中说:“年糕桑,咱帮你写外传写了几万字了,那乃给咱写上几千字吧~”年糕很痛快就答应了,于是今天呈现在咱眼前的就是这么一篇文字,咱无话可说,没什么问题了,只此一章,已成神。

ps:呜~~~咱果断忍不住了啦!我哭~!年糕乃个大baka!乃的文笔就是用来赚眼泪的吗喂!咱哭给你看哦!淹死你哦!偏心!迟钝!玩弄感情!hentai!咱给你的读后感写了两千字,乃才后边写那么点ps!太太就夸了你几句,乃就写一堆!你对太太是有多大的欲望啊喂!还说和咱原来闹得不好,惹咱生气咱才去写自己的书,拜托!那本书是早就答应好的吧!还有说话不客气,咱一点都没看出来啊喂!乃现在才说是在鄙视咱的情商吗?!绝对是把!你这个混蛋!看咱的雷神之锤啊!(砸)

另外,不要把咱想的那么小心眼!咱才不会生气呢。咱要报复的话,咱就在群里放闪光弹,让乃这个fff团中坚成员吐血而死!

《相思》

最肯忘却古人诗,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

春又来,看红豆开,

竟不见有情人去采,

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

ps

咱可不像慢三拍这样专业。咱是野路子。写文如是,写打油诗亦如是。

对于咱来说,三国的东西大多是来源于电视、电子游戏和电脑游戏。电视上的老三国看过多遍,却没有一遍是从头看到底的。新三国看一半笑吐,没看完。电子游戏里的话街机的act、fc和sfc的slg、ps和ps2的三国无双等等。电脑游戏的英杰传、曹操传、群英传、三国志3-11代之类的都有好好玩过。虽然谈不上深研,多少也知道一些东西。深究的话有太多咱不知道的东西咱可不敢拿来现。

比如上面的年号,都是慢三拍提供的。让咱找咱会嫌懒不肯动,只肯用ad历来记。

说成神什么的咱是不承认的。看过大多的书,有感动的,有感叹的,有鄙夷的,有无视的。很多很多,如果真和那类专业古文体的比,咱的这东西渣也不是。如果和那些考究的比,咱的这东西错漏百出。如果和情节党比,咱的这东西也是比上不足。

咱认同的好书标准是:通篇尽阅不求甚解。复过两载尤自回味。遂重拾再观。

其实咱对自己的书并没有这样高的要求。还是那句话,如果阁下空闲下来时会想到翻出咱的书读上一小节打发时间。

那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