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家的诱惑(1 / 2)

 或许是初次做官,就会很认真的对待下属。</p>

或许是用朱兴德太顺手,就会极为不舍朱兴德这样离开。</p>

李景怀很不解。</p>

年轻的知县大人微皱眉头,想了想,属下要离职无非就是两点。</p>

要么是对现状的不满,不满包括对俸禄或是对前景的不看好。</p>

要么就是受委屈了。</p>

他认为朱兴德应是对前景的不看好。</p>

当然了,如若朱兴德是对俸禄或是在县衙受委屈了,那些都好谈。</p>

那就谈谈最不好的前景吧。</p>

李景怀仰头看向站在面前的朱兴德问道:“你不会是觉得只做捕头,感觉委屈了吧?”</p>

不等朱兴德解释,李景怀就摆摆手说道:</p>

“我才来,你也是才来县衙,有些事,并不是着急的事儿。官场一直如此。就像我这次,上面知晓我到了永甸县就干出功绩,仍要耐心等待时机。年头不到,着急没用。我想和你说的是,同样的,你也要等待。”</p>

没说出口的是,等待我再次升任你时,少些异议。</p>

但眼下却不行。</p>

朱兴德捕头才干月余不到,总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又升迁了吧。到哪里都说不过去。也没见过升迁那么快的。</p>

</p>

更何况,朱兴德做吏行,想做真正的官员等于是跨越阶层。</p>

毕竟有些事情,连自己都要承认。</p>

就像自己不是科举分配下来的,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不如科举做官来得正儿八经。往严重点儿形容,没有参加过科举的文官,犹如身上带个污点似的。</p>

而这是没法躲避的事实。</p>

要不然他父亲也不会在气急时骂他道,文不成武不就。</p>

所以说,连他都要面对这种现实,就不用说朱兴德了。</p>

从吏到官,没有科举过,童生身都不是,甚至写许多字还有难度就想升为县尉,那就只能等待天时地利的时机。</p>

而时机,他会给。</p>

只要他能给的那一天,自然不会亏待一手拉拔起来的自己人。</p>

为挽留朱兴德,李景怀转了转手上的翡翠扳指,又继续点了几句。</p>

朱兴德听懂了。</p>

知县大人就差明说,你等等的,我在永甸县的政绩摆在那里,三年后,如果顺利,自然会朝上走,人往高处走,你好好干,会随我走。我这官位一升,你就算只在我身边做个不起眼的官职,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这么一过渡,几年后哪怕寻机会再给你派到下面哪个县,就不会只是捕头了。如此,这样的做法,才是对你跨阶层最聪明迅速的办法。</p>

朱兴德是真的心暖。</p>

他来时,本还以为自己不知道斤两,贸然提出不干了,会稍稍惹新知县的不满。</p>

你说咱是个啥,咱不就是万千中的一个乡下小子嘛。</p>

却不想,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p>

他和新知县才接触这么短的日子,新知县竟然能对他推心置腹说出这么一番话。</p>

传言,一般能得到上峰如此看重的人,都应该是任劳任怨跟在上峰后面干了好些年的人。</p>

他何德何能。</p>

说心里话,在进屋汇报前,朱兴德还没有对县衙不舍的情绪,此时却忽然有那么一丝不舍。</p>

不舍离开新知县。</p>

不能再为新知县鞍前马后。</p>

可以说,咱家能有今日又重新归于平静,也是眼前年轻的知县大人成全了咱家。</p>

朱兴德的眼前,似浮现出他第一次拦住李景怀马匹的场景。</p>

那时,他跪着。</p>

李景怀骑在马上看他。</p>

他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只在梦里出现过的李景怀身上。</p>

如若梦里是上辈子,他也要感谢眼前这位。</p>

是眼前这位大人制止外婆挨打,一路回村命人给救治,徭役人头税从十五两降到十二两,等等。</p>

朱兴德开口时,再没了任何心眼和算计。</p>

少些套路,多了许多真长。</p>

像唠家常一般向李景怀解释道:</p>

“大人,真的和那些无关。</p>

不知大人是否知晓属下家里的情况。</p>

属下老丈人家里没有儿子,只有仨闺女。</p>

属下是家里的大女婿,就等于是大儿子。属下也是那么做的。</p>

将来,往后会一直以左家老大、大儿子的身份,来支起岳父家。</p>

岳父岳母身体不好,二妹夫还没有住处,过了这一冬要盖房。”</p>

说到这,朱兴德的声音里带了笑意,继续道:</p>

“有了大人判给属下岳丈家的赔偿银钱,想必过了冬日更不缺盖房的银钱了,全家要搬家。老百姓有句话,叫破家值万贯,属下寻思得张罗张罗,还有好几十头猪出栏,家里养了不少猪羔子,等来年开春,备不住还要扩大养殖。</p>

另外,还有俺小妹夫,大人也见过他。</p>

别看他在公堂上说起话来,好像一套一套的,但实际上,才十八岁。”</p>

李景怀拧眉望着朱兴德,又来了,又来了,明明是姐夫,你明明也才二十啷当随,这一脸老父亲的模样是为何。</p>

耳边听着朱兴德巴心巴肺剖析道:</p>

“他要是没考上呢,属下要是接着干捕头,指定会很忙,哪里能顾得上开导他,哪里有空闲叮嘱他继续复读,要越挫越勇啊。</p>

属下会很不放心。</p>

他要是考上呢,那更是让人操心。</p>

大人,您有所不知。</p>

像这次科举,即便没有青城山劫匪的事儿,俺那小妹夫也转向。他还长得俊,我听话本子里讲,总有那榜下捉婿的事儿,那哪行,只能考一步跟一步。</p>

然后家里吧,不瞒大人,属下觉得自己还真属于是矬子里拔大个的,家里其他人要么没有我脑子活,要么是岁数大也没出去过的,就只能他再进一步,属下必须跟着,要不然,属下都怕他找不到考场在哪里。”</p>

朱兴德只在叙述罗峻熙的事情上,说的稍显含糊。听起来好像在找借口。</p>

但他真没骗新知县。</p>

小妹夫的事,真的很重要。</p>

别忘了,罗峻熙考不上还行。</p>

考上啦,还要打猎呢。</p>

谁知晓下一个牲畜来的是啥。</p>

哪有空干捕头。</p>

倒是要趁着还没出结果前,回去赶紧拾掇拾掇,做好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