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春夏秋冬话健康(7)(1 / 2)

健康百宝箱 黄元森 0 字 2021-07-09

 (5)肩周炎

俗称漏肩风。夏治方法是: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15克、姜黄10克、川芎15克、威灵仙15克、姜活12克、水煎后取汁,再用麦麸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将药汁抖入,加陈醋一汤匙,盛于纱布袋中,趁热敷于肩关节痛处,一日二次,十天为一疗程。

(6)慢性气管炎、哮喘

用白芥子、元胡各12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后在三伏天使用,每次三分之一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六块直径为5厘米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隔俞穴位上,用胶布固定,约3~4小时去掉,每隔10天贴一次,初伏、中伏、末伏,共贴三次。

(7)隆冬怕冷

在夏季除注意少食生冷瓜果,不要贪凉,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其阳气。

夏日来临,艳阳高照,日照时间长,阳光强度大,紫外线强度指数节节上升。紫外线波长愈短,能量愈高,伤害也愈大。因为大部分紫外线来自阳光,因此,炎炎夏日,人们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另一方面又应注意穿戴抗紫外线衣帽,或涂防晒油、戴太阳镜。

另外,有些药物会强化紫外线对身体的伤害,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某些利尿剂,镇静剂及口服避孕药等。因此正在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特别注意防止紫外线的伤害。有皮炎病史或红斑狼疮患者更应注意防止阳光照射,以防诱发或加重病变。

(2)防肠道传染病

①痢疾: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以左下腹痛为主。多数腹泻初为稀水便,或较为黏液便,或脓血便,少数为血水便。大部分患者有发热持续12天。此外,尚有全身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②霍乱:经口传播。多以剧烈腹泻开始,后呕吐,一般无腹痛。每日大便数,多至十几次,初为稀便,以后为水样。

③伤寒: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症状为持续高热,面颊发红,表情淡漠,听力减退,相对缓脉。在病程7~10,约20%~40%的病人皮肤上可见玫瑰疹,部分病人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肠道传染病主要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热食九字方针,并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冰箱里的食物要煮透再吃,刀具生熟分开使用,不随地大小便。提高身体抵抗力。不要太疲劳,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防红眼病

南方地区的初夏容易流行红眼病。红眼病,医学上称作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发病源分别是细菌和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红眼病潜伏期短,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分泌物为水样,球结膜常有点状、片状出血。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

一般是通过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洗脸水和手帕等物品来传播的。有时病人接触后的其他物品诸如枕头、棉被、衣服、门把手、电话机、遥控器等等也可能带有病菌。一旦患有红眼病,要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眼药。常用的有0.25%氯霉素眼药水和金毒素、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

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还要学会自我保健,保持眼部清洁。由于患急性结膜炎时眼部分泌物增多,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地护理眼部,经常保持清洁很重要,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再滴入眼药水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初期冷敷、慎用激素类眼药。避光避热,少用眼。

另外,红眼病患者的饮食也要有所讲究,葱、蒜、辣椒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鱼、虾、蟹等海腥发物都不可食用。而一些冬瓜、苦瓜、香蕉、西瓜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的食物,则可作辅助性治疗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