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昭妤之死(1 / 2)

 史们接二连三地被贬斥流放,被贬斥和流放的去向,现了太后作为一个女人所具细心,家在北方的,被贬到云南海南越南;家在东方的,被贬到新疆的天山等地去戍边;至于家在西北内6的,太后更专门为他们开辟了南洋中一个海岛,从广西沿海渡岛只能用上木船,因此逢到天气恶劣惊涛骇浪之时,没有见过海的犯人无不觉得恍恍如隔世,战战如余生。89文学网

他们所领受的罪名,无不与那句众人近来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从古未有”有关,分别是“冥顽不化”“因循守旧”“古板拘泥”“僵化固执,不知变通”“只知有前,不知有后,贻误朝廷进取良机”等等。

据说太后甚至这样反驳过一位御史关于古例的说法,“洋人仗着轮船枪炮的利器,逼迫我朝赔款割地,也是从古未有,那么照你说,已签定的条约,都应该撕毁了?”

又问,“你这么一位叫刘潭的人物,也从古未有,为什么现在却有了?难道也因为从前没有过,你就此应该消失么?”御史刘潭因此呐呐无言。

关于洋人的说法,连倭仁都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三千年来之变局”。但是我朝所崇尚的智慧,向来是以“不应万变”,“无为而治”,朝局岂能因洋人而变?在大清国,从商鞅到王莽到王安石,主张变法从来都没有好结果。

既然“从古有”经说不太通,人们也就更多地提起“朝堂空虚”这一句了。

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谁此而获罪。见过太后地御史,甚至觉得,当提到这句时,太后似乎是在点头赞同,朝堂空虚的确让人忧虑。

皇帝尚未结生子,假若皇帝出洋,朝堂就将不得不空虚。并且待皇帝出洋之后,果真有点不测,那么朝廷应该怎么办?无论如何,一个没有皇上的朝廷总是让人紧张。

这一点,即使去问太后,太后只有这么一个亲生儿子,相信她也会为之动容。。虽然尽可以从皇亲贵族之中,挑选继承人,但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后也就不成其为太后,地位自然要大受影响,难道她就不要为自己考虑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问到,谁都只能无解,因此第一批十几位御史被贬斥之后,朝臣们重又渐渐放松下来。

但是很快。廷中生了另一件大事。

崇倚地折子。也那批御史地折子差不多相同地时间。递了上去。众人见御史流放而崇倚却丝毫未动。还以为是因为他地女儿。阿鲁特昭妤在太后身边近侍得力。所以才免于被问罪。

然而消息忽然传来。阿鲁特昭妤因为受父亲崇倚这折子地牵连。竟然在皇宫中“畏罪自杀”了!

据说太后特意传见阿鲁特昭妤之后。将她父亲地折子交给她念。崇倚地折子很长。内容更多。不仅陈述了那句照例应该遭到流放地语句。而且苦劝太后应该尽快让皇帝大婚并亲政。言辞激烈。语意峻峭。以臣子地身份。如此干涉皇家事务。太后自然是勃然大怒。

结果念完之后。阿鲁特昭想必是惶愧难言。大约自觉有负太后隆恩。谢罪之后。竟然一头撞向东轮值,郭嵩焘原本主讲的各国历史每日一讲,改为隔

增加的新进状元梁鸿和探花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