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四)(2 / 2)

钱鼎铭小心说道:“大人今日叛匪在装备、士气、战术上已非十年前匪。我大清精锐先丧于英法洋人之手曾帅又亡于长沙现如今大清只有大人一人可谓独木难撑。如叛匪北上京畿怕是京畿将要不保大清社稷危矣!”

李鸿章低头又茗了口茶默然片晌缓缓低吟:“谣传毕竟是谣传。南人畏寒今天气已冷纵有十万叛匪怕也不肯北上。况乎区区几艘小船又能运送多少兵力?”

钱鼎铭有些不以为然道:“大人江宁叛匪好象并不十分在意天气。”

李鸿章微颦眉头瞥了眼钱鼎铭好象对钱鼎铭质疑自己判断有些不大满意。

“大人现在山西、山东叛匪毫不顾及冬天即将来临正全力北上大人您看……”

李鸿章将杯盖合在茶杯上出一声轻响。钱鼎铭马上垂下头将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调甫难不成你不知林凤祥、李开芳?此乃前车之鉴叛匪如何不顾忌?”

正因为知道林凤祥、李开芳我才让你小心叛匪!钱鼎铭心中大叫起来。

钱鼎铭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匪第一次北伐?但今天已经不是以前了。

按照被俘的匪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供称匪第一次北伐是由林凤祥、李开芳、吉汶沅统率两三万人过黄河直入直隶境。

在天津匪如不是因为天寒地冻粮饷日匮踞守静海、独流等候援军到达而直隶又云集了大量清军将林凤祥、李开芳围困最后能否消灭这些北伐军还很成问题。

今日局面跟往日大不相同现在这些叛匪雄踞大半中国拥有雄师百万现在主力已经北上作势全力北伐。几十万叛匪岂是林凤祥、李开芳两三万之众能相比得?

加之叛匪现在还拥有绝对优势的水师如他们跟英法一样用水师运送兵力在天津登6直逼京畿京畿守军虽多可多为没什么战斗力之军如何能避免京师不被攻占?京师陷落大清国运去矣。

“大人京师乃国之命脉所在若京师有难恐天下震惊叛匪气焰更为嚣张。”

“钱大人你又何必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

钱鼎铭见李鸿章认牢叛匪不会乘船北上攻打京畿他心里纵有一万个不以为然在李鸿章说他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后北上攻打京畿的话他是不敢再说了再说岂不是让大人难看?

钱鼎铭急开动脑筋想了半晌拱手道:“大人高见叛匪地处江南气候温暖不耐严寒。北上京师乃自寻死路晾叛匪也不会如此愚蠢。不过……大人江宁叛匪如未去京师而是乘船于兴庄、虚沟城一带登6自海州、邳州攻打徐州我与朝廷之间联络可就被叛匪截断四方叛匪齐聚庐州城下大人您看……”

李鸿章端着茶杯的手腕一沉杯里茶水荡出几滴。

钱鼎铭见李鸿章虽然没有说话可脸上却阴晴不定终于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说道李大人痛处了。不管怎么说江宁叛匪搜集船只准备用船运送军队北上这事情李大人这下是重视了。

李鸿章比钱鼎铭站的还要高看的还要远。钱鼎铭开头说起江宁叛匪集结船只他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钱鼎铭顾忌的李鸿章自然也能揣测到。

问题是他现在自身难保又有什么工夫顾及到京畿?

自己手下有多少兵力自己最清楚。说是淮军现在拥兵三十万可这话只是用来安慰庐州父老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多。

李鸿章明白自己自从逃离江宁在庐州拼命抓扩充军队可时间毕竟有些加上富饶地区现在几乎都在叛匪手中光一个上海又无法给他太多银两何况现在上海又随时可能不保。

这些日子来自己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将淮军扩充到六万加之庐州附近听从自己号令的四万绿营皖北各地名义上服从自己号令的三万团练算盘珠子盘算来盘算去最多也不过十四万而且这些军队中真正有战斗力能打仗的不会过六万。

面对的敌人呢?南边是匪第一集团军西边是狡诈的匪第四集团军北面有骁勇善战的匪第二集团军兵力合起来又何止三十万?

一世能臣曾国藩困守长沙也不过六万之众最后城破身亡湖南全省失陷。朝廷就是再褒奖人死了也不可能再活过来他李鸿章可不想走上曾大帅老路。

叛匪他们现在目标还没对准庐州若是哪天这些叛匪想起了这里自己算盘珠子就是拨的再精最后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鸿章纵然想北上增援京师可他也没那个胆子。靠他这点人又要穿过叛匪控制区李鸿章实在怀疑自己能走多远搞不好半道上就要让人家给包围全军覆没了。

李鸿章很明白守在庐州的危险性这里周围都是敌人自己可以说处在人家包围中只要他们愿意几路人马齐聚城下他的部下哪怕人人都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也抵挡不了那么多对手。只是现在人家还没进攻李鸿章也有些犹豫不定不知自己是否现在就该北撤——或者说主动去保卫大清根本:京师。

北上京师是送死守在庐州是等死既然都是死路一条北上死的更快自己何必急冲冲送上门去?

战局如此不利李鸿章还想能多拖延一些时日指不定这世界又生了什么变化或许大清能出来一个盖世英雄将突然变得强悍无比的叛匪赶下大海杀个干干净净。

明知道这是幻想可人到了绝境有一点盼头总比彻底绝望要好。没有这个念头李鸿章早就自己找根草绳悬梁自尽算了。

叛匪攻打京师李鸿章就是心急他也没辙可钱鼎铭说叛匪如在海州登6从东面杀过来断了自己退路这个倒引起李鸿章极大的注意。

淮军主力集结与庐州周围皖北、苏北不过是一些地方团练、没训练几天的练军。

苏北海州一带团练不过四千练军不到两千就是将淮安府的团练、练军加起来苏北清军也只有两万余众。

况淮安府的清军还要防备扬州方面叛匪北上一旦海州事变淮安府清军如何能抽调出来?

这些团练和练军并没有与叛匪正式交过手他们对叛匪并不熟悉在火力强大的叛匪面前李鸿章十分怀疑这些清军会否一接上仗马上就溃逃。

这样例子并非没有匪第二集团军进入山东时原本信誓旦旦说要将叛匪打入阿鼻地狱的山东巡抚阎敬铭不是一触即溃?可怜堂堂巡抚大人在叛匪喊杀声中丢掉轿子换上老农衣裤累累如丧家之狗掩面一路狂奔千里。此事传到庐州成了两江总督府里官僚笑谈。

李鸿章听到这事自然也笑过不过他那是苦笑。想自己从江宁不经一战撤回庐州虽然走的沉稳多了可与阎敬铭相比也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别。

耗费心血拉起来的淮军都不是叛匪对手又怎么可能指望那些没打过仗的团练、练军可以将叛匪堵截住?

山西、山东战败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庐州朝廷派来的大臣也接连进了庐州自然没别的可对他这两江总督说那些大臣带来的圣旨全是让李鸿章激励将士奋勉图效赶紧将叛匪消灭要聚歼叛匪克复江宁平定江南。

当然圣旨也训斥李鸿章胆小败事不敢与叛匪决战使得叛匪声势大张陷朝廷于水火之中。李鸿章的顶戴花翎也被拔了官虽然还在却是革职留任责令他“戴罪立功”。

如不是朝廷现在实在无人可用朝廷也不会让李鸿章戴罪立功了。

“海州啊……”李鸿章垂下眼帘低吟道。

李鸿章相信在僧格林沁战死后叛匪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对准自己要打就打庐州。朝廷虽然在京师附近还囤积了八十万大军各地征集的兵力全加起来足有百二十万可这里面真正能打仗的只有自己手头这六万淮军其他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加强海州防御吗?自己现在手头就这么一点人手若是分出部分到海州去庐州兵力必然不够。南方匪第一集团军兵力虽多然控制区域大上海还能牵制一下固不足虑。北方匪第二集团军正全力北上在山东与清军作战迅南下可能也不大可是西边的匪第四集团军呢?

西边匪第四集团军在围歼了僧格林沁集团后周围已经没什么对手他们是一支机动集团只要休整完毕随时可以投送到任何一个战场去。

有情报显示第四集团军在九月初全军东移在抵达大别山后徘徊不前。李鸿章原本以为他们东移就是要对付自己可徘徊在大别山却又动摇了他的信心。

按照探子报告再加上武昌那边飞鸽传来的匪区报纸匪第四集团军大军在大别山驻扎休整而一些主要军官中林建华进了郑州而邱明在武昌表演讲彭大海在大别山和那些士兵观看什么演出。三个重要军官在三个不同地区李鸿章实在不知道如此分散他们下一步到底目标对准了谁。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匪第四集团军三大主官不在军中他们不可能马上投入战斗中只要情报显示这些人回了军队就是他们行动的时刻到了。在大别山的匪第四集团军既可以东进也可以北上。东进倒霉的是李鸿章要是北上他暂时没什么危险。

看样子匪第四集团军现在还对下一步动向有些举棋不定。可自己要是因为江宁的叛匪可能登6海州将庐州的兵力抽调到海州去造成庐州兵力空虚举棋不定的匪第四集团军只要一知道这个消息必然迅东进自己拿什么抵挡打上门来的叛匪?

明白什么才是重点的李鸿章很快就从海州与庐州掂量出孰轻孰重分出重点了李鸿章也做出了自己决定。

李鸿章不动声色望着钱鼎铭问道:“调甫依你看该如何应对叛匪?”

钱鼎铭一愣他没想到自己给李大人提出的问题李大人居然又抛回给了他。

钱鼎铭沉思片刻道:“大人海州万不可失如海州失陷徐州必然难保到时局势将难以收拾。固卑职以为应提醒傅大人注意海岸守备我军也该抽调部分兵力至淮安府清河、桃源一线海州无事便罢若海州有难也可援。不知大人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