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远行(1 / 2)

 此时高乐想的是马明的去向,徐进已经到了西域,那马明的去留就在皇帝的取舍之间。对于这个皇太孙,高乐也不好判断。历史不是高乐的强项,能记得也就是课本上的那点东西。虽然记忆很清晰,但是太简略了,好像好多地方也不太对劲。比如“靖难”,民间并不忌讳这个话题,还有的平民百姓大谈特谈,甚至士子出身的王大人也认为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感觉上并非虚言。

对于去西域,能为大明巩固疆土、百姓少遭罪、为后代留一份稳定的土地资源尽一份力量,高乐深感荣耀。只是皇位更迭,一朝君子一朝臣,落下张居正那样的后果是高乐不想看到的,也是尽量避免的。可现如今上了船,何时才能急流勇退呢?

赵萱身体恢复得很好,可是她和孩子绝对受不了一路万里的风霜,而且那里也还不太安定。到时候家里就剩下她和大姐还有两个孩子,外加三个小妹,想起来就难受。大姐夫被派去漠北两年,那里确实需要很多熟悉草原的老将领军,好在没有什么危险。

高乐拜访了徐大人,恳请徐大人帮忙照顾,徐德勇欣然同意。徐夫人坚决要将他们接入府中,也热闹一些。最后徐大人建议就在徐府边上弄个院子,方便照顾,高乐推辞不过,只好同意了。

“世侄,你不用客气,也别担心。徐进的孩子也在,他们正好就伴儿。你们和徐进在那边多注意,我也老了,不会离开天津卫,等你们回来他们也都大点儿了。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也是难得。”

“我只是担心伯母太疼他们。”高乐笑着说,“如今形式皇上必定定都北京,这里是东大门,沿海的清宁和繁荣皇上还指望你呢。”

“四虎的船队此次功劳甚大,与郑大人下西洋有一比。”

高乐恭恭敬敬地说:“那是无法比的,郑大人下西洋扬我国威,四夷咸服。四虎的船队只是开中法的应用。皇上英明,深谋远虑,这支船队才有今天的成就,而且今后也可就近运些货物,继续为北地支援粮草和人员。现在想来,对当初皇上的决定深感钦佩。”

“我们走后,炼丹坊那边无人照顾,很多病人又需要这丹药,宫里的也不能断了,我等希望宫里能派人接手生产。您看呢?”

有高乐去西域,徐德勇真的很放心徐进。

永乐17年元旦过得并不轻松,张四虎和邢增辉忙着交待船队事宜。炼丹坊那边也要清理,教授几个太监丹药制法。小院自然要留着,这是他们的根,有些东西也要收拾好了。

三个小妹妹死活要和他们一起走,最后没法,大家只能同意。女孩家的心事赵萱自然看得出来,这事儿只能顺其自然。不能随夫君西进,赵萱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作为妻子能为船队尽些力,算是一些安慰,不过这些日子也是十分痴缠。

清点家产,还真不少。宝钞十万余贯,黄金一万三千两,存粮也有不少,手里还有大量的盐引。如此大量的资金是不可能带到西域的,亏了张四虎这次航行得到的银子全换成人了。

高乐真希望能办家银号,搞汇兑业务,可是那会和大明宝钞冲突。说实在的,大明的金融体系确实是有问题,宝钞的发行问题更多。采用银本位可能会简单些,可铜钱数量太少,还大量流出,到时候可能更糟糕。他们真正的硬通货是盐引,黄金也能带点。

养船队和贸易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银子,最后大家商议结果就是办蒙学,继续扩大海河书院,免除困难学生的学费,对军户子弟降低收费标准,尽量招收孤儿,提高教员的待遇。赵萱和邢增辉的目标是打造一支稳定的船队,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投入海河书院,培养人才。

二月初,徐府边上的院子已经整理好了,三间正房,四间厢房的小院子,十分幽静。侧面开了个小门,可直通徐府。高乐夫妇和大姐带着孩子搬了进去。眼见出发在即,大家给他们更多的相聚时间,尽量不去打搅他们。而从北京传来马明的消息让高乐静下心来,和妻子孩子渡过难得的一段时光。

今天中午四虎和增辉来蹭饭,高乐下厨,炒了几个菜。邢增辉帮厨,他的刀功非常好,开饭馆时也是他掌勺,只是觉得在菜品搭配和创意上总有很多像高乐学的地方。小院的这些人没有请下人的习惯,家务从来都是大家一起做。

大姐过来也是帮着小两口照看一下孩子,她的儿子快三岁了,虎头虎脑,招人喜欢,跟这些叔叔姑姑们好极了。现在更是天天缠着高乐,小嘴说个不停,时不时还去逗逗小弟弟,一本正经教他说话。今天看见高乐做饭,早早的就坐在他的小桌边等着,难得有那么好的耐性,看得他妈直偷笑。

两人配合熟练,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刘天祥这个小家伙吃饭很安静。张四虎也是闷头吃饭顾不上说话,邢增辉到很有点美食家的意思,细细品味。高乐曾经说过,男人偶尔下厨房是一种乐趣,尤其是临时兴起,根据家中现有的材料,即兴搞出几个可口的菜来,那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些人经常搞这种突然袭击,以满足大家的口舌之欲。

饭后不久,把两个孩子都安顿睡了,几人坐下来说话儿。“十哥,这两天我和九哥商量,打算在城里城外购置些地产,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