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远行(2 / 2)

“说说原因?”高乐点头。

邢增辉看到张四虎示意他说,就接着道:“听说四哥的铁路试验通过了。我们寻思着肯定会修通东北和西北方向的,那两处是新地,运输问题大,那东西用铁又多,恐怕朝廷会先紧着这两处修建。那样天津卫的恐怕更加繁忙,城里和三岔河口一带一热闹,地皮肯定值钱。”

“还有呢?”

张四虎接口说:“即便不修铁路,北边和西边现在都需要支持,海运漕运肯定会更加繁忙,天津卫更加繁盛是一定的。而且我琢磨着阻力再大,皇上也会干,要不打下来守不住不是白瞎了。”

“会有什么阻力?”高乐笑着问。

看到邢增辉有些,张四虎笑道:“又考我,如今安定了,先修北边、西边,就是先紧着北边发展,自然有人不乐意。”

高乐等了一会儿,对邢增辉说:“你的眼光不错,城里地方小,也没有书院,可以考虑买下地先建几个书院分院,让学子就近上学。城外你看着办,不过别着急,动静也别太大。那几个混儿皮现在也有人模样了,还有几家关系不错的,适当的时候通个气儿,有钱大家赚。”

大姐听了说道:“想起那几个家伙我就来气,你还照应着他们。”

“大姐,还气什么,都是讨生活,那几个家伙不是早就服了吗。”赵萱赶忙劝了一句。

“这事儿我明白。小辉,和这帮家伙打交道要小心。以后就你一个人在外面忙活儿,一切要小心。”刘巧儿确实不大放心。

“姐,知道了。我以后每天都会来这儿打一晃,大姐三姐多提醒我。”

四虎喝了一口茶,“实际上都一样,商场官场更凶险,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或者有精细粗糙之分。”

看到邢增辉虚心受教的样子,高乐有些好笑,“行了,行了,怎么有三娘教子的感觉。小辉放手做,别担心。”

送走哥俩,仨人围着桌边喝茶,说起马明。马明在年前修了一段路基,铺上砂石、枕木、铁轨,用骡马拉着几车厢货物做了一下演示,速度和载重量比履带拖车还好,而且总体算下来比较省铁,也好维护。皇上看了很高兴,派他一直向西考察线路,以决定是否适合在那边修一条铁路。

要说这种东西在矿山用的不少,马明把它改进后摆到地上让朝廷众人十分惊讶。也就是大明现在钢铁年产量达到了2千万万斤,而且还有能力继续提高,马明的时机选择也很好,否则这东西根本不可能被考虑。

高乐估计马明想去西域,并且在那边完成蒸汽机车。赵萱考虑的则是西域的铁路什么时候能通,那时不管高乐回来还是她们娘俩去都方便些。

刘巧儿静静看着这对夫妻想心事,偶尔有一丝念头从心头闪过,赶紧低头喝了一口茶。

拍门声打断了屋里三人的沉思,原来是周齐来了。

马明确实想去西域和兄弟们在一起,铁路计划他有一个时间表,从冯俊武的信中得知皇太孙想把他们都招到那边,马明决定提前启动这个计划。结果他走得比高乐他们还早,如今已经出发了。

大明永乐17年春,是激扬的一个春天,军户十万户、流民八万户屯垦西域。高乐众人在移民的大潮中好似一朵小浪花,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从未如此人流如织,大漠之中也毫无荒凉之意。如此浩繁的动作,即便这几年大明全境多数地区风调雨顺,国力也是不堪重负。然而明皇朱棣却未停止他前进的脚步,“摊丁入亩”强力推行,又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掀起了靖难之后的又一轮官绅大清洗。太子守南京,监督重新清丈土地造册,筹运粮草,安抚百官,颇为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