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卷(二)(1 / 2)

易宇宙 曷子 0 字 2021-10-18

 随着《易宇宙》故事的展开,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法术也初露端倪,故借《易卷(二)》对书中的五行生克进行一些拓展和补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取所需。</p>

五行的生克即为五行的转化与约束,转化是运动,约束也是运动,故而五行生克本身就是一种阳,或者说阳的一个方面;而在这种相生相克的运动中又能保持相对的五行形态,具备鲜明的五行性质,这种相对的静止或定性就是一种阴,或者阴的一个方面。</p>

真气有五行,有生克,这本身就是对真气那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阴阳两面性的最好诠释,所以要想搞明白五行生克就先要明白阴阳。</p>

说到阴阳就不得不去想象天地之初,虽然我们未曾见过,但这种创生是刻画在我们的神识之中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传承着从“无”到“有”幻化宇宙的那个大道,难道有人能确定自己是来自宇宙之外甚至这个世界之外的吗?我们都是宇宙的产物,也是宇宙的生产者。</p>

最纯粹的阴阳就好像宇宙大爆炸与盘古开天地一样,在阳清上升和阴浊下沉的天地大造之中,何尝不能体会到宇宙大爆炸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无数星体。趋于发散的阳动与趋于凝聚的阴定(其实笔者差点用“阴静”这个词,好吧,这是邪念作祟,囧),很难不使人联想到红移与蓝移。</p>

真是玄妙啊!可这个感慨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发了,而且还很淡定地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

那老头儿或者说那些老头儿们,那些早已作古的老头儿们……他们是怎么悟道的?太不可思议了……</p>

每每想到这里,笔者都会被这几千年前的参悟弄得无地自容,一个“现代文明人”的优越感在那些大智慧面前顿时被击得粉碎。</p>

后来笔者安慰自己,这就是事物的普遍联系,那些作古了的老头的言论在今天还能大行其道,很有可能不过是现代人在这种联系中产生了一些共振,然后共鸣,继而出现了一些错觉吧,以至于牵强附会。</p>

不过,在《易宇宙》那茫茫的修真界中,修真者们可都是靠着对天地的感悟出来混的……</p>

好吧,让我们回到正题。</p>

阳是道的动力,阴是道的规则。如果说阳是造物主手中的黏土,阴则是造物主那双神奇的手。</p>

如果没有阴,那么阳只会散去。没有了黑乎乎的地,那个白清清的天也没有了承载。宇宙一个大爆炸就仿佛放了一挂N的n次方响的鞭炮之后便化为了虚无,没有红满地的炮皮子也没有直窜鼻的火药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阴阳”而不是说“阳阴”……</p>

所以阳是原动力,阴是对这动力的约束,故而阴胜阳。这也许能让咱男人们明白,为什么挣的钱都让女人花了。</p>

……</p>

相克,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p>

水克火,不是水灭了火,而是重阴的水可以控制(压制、转化、引到甚至助长以及其他的什么)重阳的火。这里的水可不单单是炸油条的往煤里加的水,那是五材不是五行。不过一定量的水居然可以分解出氢氧,提供更多能量,过多的水又能一下浇灭煤炉,这也倒是挺形象的。</p>

土克水,水乃重阴,水即是规则的极致体现;土乃阴阳平衡,也就是相对的稳定。故而那体现量变与质变,流转于所有阴阳运动之中的平衡点——土,也就能很好地利用阴这个规则了,看似是土的平衡离不开水,其实正是土在阳的动力下收集控制着水。</p>

木克土,阴消阳长为木,这多出来的阳动能轻易打破土的平衡,而阴则是趋于稳定,也就是造就平衡,所以水和金克不了土,木可以。木的这种稳定的阳动又能很好的控制平衡的走向,也就是土的走向,火却只能破坏。就好像一个平衡木运动员,靠着肌肉提供动力做出各种动作,而同时又需要运动神经来控制肌肉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之中,看似是身体的平衡机能在占据主动,其实是运动员在与外力以及自身的阳力作斗争,无论他们表现的多么完美,最终都要从平衡木上下来。任何外力都能使平衡限于被动,而能够稳定提供动力的木,则能很好地控制住土。滋养草木的大地,就像一坨插着鲜花的牛粪,其实不是大地滋养了草木,而是像鲜花挑选这牛粪一样,草木领导着大地,所以没有草木的地方就水土流失……</p>

金克木,金在五行中代表的是阴长阳消。阴乃规则,阳乃动力,故而较多的阴可以很好地克制阳,而金对外界则体现出凝聚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克木。金控制住了木中的阳动,就同水克火相似,但更为普遍。因为,水、火是重阴重阳,是凝聚与发散、下降与上升、规则与破坏、有序与混沌的极端,多以剧烈的形式存在,而非金和木那样绵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