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前往县城(1 / 2)

 上午,在新镇市场,刘玉芳把狗崽放在铺子门外,准备送给老买Щщшlā

乡下人对畜生不太稀罕,不过赶集逛超市的大多是上了点年纪的女人,见到一窝漂亮的狗崽,知道店主想把它们送出去,三三两两围过来,蹲在地上看热闹。

本地习俗都是懂的,抱走狗崽,应该象征性的封个红包,吝啬点的给一元二角,大方点的给十二元,不过,有人出于一种捡便宜的心理,纷纷表示愿意收养狗崽,抢先下手捉住两三只毛色漂亮的。

刘玉芳对买主们很熟悉,哪家适合喂狗,哪家原本长期喂狗,有个大概的掂量,对于某些捡便宜的女人,不客气的拒绝了,理由是她们家不是独院子,没地方放养,等等,意在让小狗们有个较好的归宿,能好好的活下去,七只至少有一半以上能长成大狗。

两个逢集日,狗崽全部送完,刘玉芳精心挑选了收养它们的人家,每个收养者,都封了个一元二的红包给她,多的不要,用她的话说,做生意的,送了有生命的东西出去,怕破财,要红包讨个吉利。

送光了狗崽,黑熊没事一般,好像把自己的孩子忘了,继续着快乐的单身生活,每天早晨跟着摩托车到新镇市场,在铺子门外蹲守一会儿,随后跑得无影无踪,融入当地的狗类社团之中,成天在山野里奔跑,追逐,游戏,到中午,散场之时,准时回到铺子里,跟随着主人回租住房。

一周后,包大姐前来接手铺子,里面的货已经不多,盘点下来,加上打了折的固定资产:货架、电子秤,收银台,等等,也就一万五多一点,给现金,刘玉芳交出营业执照以及烟草证,最后把铺子钥匙交到对方手中,算是完成了交接。

我没耐心,最怕清点货物,交接当天,帮着清点了一点货,刘玉芳不放心,重新清理一次,发现我出了错,嗔怒道:“去去!龟儿子是做不好事情的,快去打篮球算了。”

第二天是双休日,上午我们两口子骑着摩托,翻过山坳继续去新镇市场,买菜而已。

包大姐虽是个熟手,不过独当一面开店还是第一次,刘玉芳出于一种责任,对方开张的当日,站在铺子里为她打下手,顺便把多年的老买主们介绍给她。

刘玉芳就这样,自己不吃亏,也怕别人吃亏,转出铺子,包姐若经营不好,会心存内疚,日后在黄果垭落下个骂名,说她坑人。

铺子虽然成了别人的,不过我们两口子经营多年,对旺旺超市这一招牌有了莫名的留恋,每次去市场买菜,总喜欢逛逛小小的店,尽管当时旺旺超市的牌子已经摘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副食小店了。

转出铺子后的很长时间,我们两口子的心都有些空空荡荡,虽然家里已经“有两个钱”,不做杂货铺生意也能过活,尤其是刘玉芳,忙活多年,早已习惯了忙活,一旦闲散下来,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人闲散了,无所事事,去县城购房的事,很快被她提到具体的日程上来。

其实,朝城里搬迁,成了当地人的潮流,稍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区镇或县城购房,最早搬迁的人,被认为是“有办法”的人,有办法的意思,在当地就是指成功者,这类人往往都有一种满足之感,某日从县城回到家乡,衣锦还乡一般。

出于对曹娟的防范,也出于一种好胜之心,刘玉芳希望我们两口子都成为“有办法”的人,于是在完成铺子转让后的不久,某日双休日,很快给我姐姐打了电话,请她和姐夫去县城为我们一家子看房,因为选择楼盘,掂量房价,我们都是外行,而姐夫涉足房屋建筑和私家装修多年,则是内行中的内行。

姐姐十几岁就接了老爸的班,在成都一家大型国营企业上班,两千年初企业解体,为职工买了社保,每月发给生活费,由于企业地盘很大,把地皮卖出去后,不仅给每个家庭分配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还按人头发放一些土地赔偿金,于是很多年来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加上姐夫搞家装,算是比较富裕的,家中富裕,时间也很充裕,接到电话,姐夫很快开着一辆日产骊威亲自到黄果垭接我们去县城。

姐夫是个老司机,听说我刚拿到驾照,临走前,让我开着骊威在古镇周围转悠一圈,不过刚出门,到了个三岔路口,对向来了一辆车,我赶忙右打方向盘避让,姐夫坐在副驾上,一把拉过盘子,说:“怎么能随便让道?对方不会无故撞你的,差点开到路外去了!”不客气的叫我下车,事后告诫说,我虽然拿了驾照,还得好好的练习,才能开车上路。

当天,把两个女儿留在家里让岳母照顾,我们搭乘姐夫的车到了县城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