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1 / 2)

平淡为官 铭哀 0 字 2022-01-02

 刚开始的时候,徐清确实是很不满意,他觉得徐泰应该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因为同性恋这个身份,让他不能进入仕途,但他的这层身份也得到了许多学院派先进分子的喜爱,他们对于同性恋并不排斥,甚至接受的态度要更加的开放,徐清认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突破点,如果可以的话,徐泰是可以成为一个学界领袖的,徐泰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要成为一名学界领袖,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有首相这个父亲在,徐泰显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同时在学术能力上,徐泰并不差,汴京大学博士学位,同时还是许多大学的研究员和客座讲师,在他这个年纪,可谓是很厉害的人物,同时因为长期生活在徐清的身边,徐清的许多理念都在改变着他的思想。

他跟长子徐宁不同,徐清来的时候,徐宁的思想几乎已经定型了,虽然后来几经波澜,但大体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保守思想,这一点是很难改变的,而徐泰不同,徐清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才刚刚开蒙,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还没有被儒学这个框架给锁定住,因此在经过徐清的悉心教导之后,他的思想是跟现代几乎趋同的,虽然有一些观念上还是不一样,但这让他对于年轻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无论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是激情昂扬的,若是一个社会的年轻人都死气沉沉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就没有了朝气蓬勃,没有了希望,当年抗日救国的时候,中国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的青年们依旧没有放弃这个国家,最后以微薄之力和血肉之躯,创造出了新的中国,中国的希望在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智则中国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不可谓不经典。

这其中的道理,在有社会经验之中,也就会明白,宋朝的青年们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思想,科技,文化,体制巨变的时代,自然他们的思想也跟上一代的人不同,他们追求更加自由的生活,他们需要更加自我的认知,他们需要得到更加独立的灵魂,而徐泰无疑是他们崇拜的人之一。

他崇尚爱情,为了爱情甚至愿意放弃自己豪门贵公子的身份,他智慧,短短二十四岁的年纪,便成为了理学博士,他幽默,面对他人的调侃和恶意,从来没有过恶语相对,而是轻轻一笑而已,他尊重女性,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副温和的模样,他善良,每年都会拿出许多钱捐助给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他痛恶贪腐的朝廷,经常在媒体上发布批评时政的文章,这样一个人,很自然的就成为了年轻人的领袖。

而年轻人,是徐清改革和执政的主要支持力量,虽然他们的人数并不占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但他们要比其他人更加有行动力,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抛头颅,洒热血,而徐清需要的就是这帮人。

自从执政以来,他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你想要推翻他们,实在是太难,即便以徐清从现代得来的各种智慧,通过利益的交易,成功解决了地主等问题,但面对士大夫这个巨大的既得利益者,他有的时候依旧会生出无力的感觉,而面对这些既得利益者,青年人,无疑是反抗他们最佳的选择。

十万青年,十万兵,这句话徐清已经不记得是谁说的了,但得青年者得天下,徐清相信这句话,所以徐清希望徐泰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成为一个年轻人的领袖,但很可惜的是,徐泰志不在此,因此徐清也很无奈,但那又能怎么办呢?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徐清倒也想通了,自己的孩子,只要开心就好,看他现在跟自己的爱人,每天游山玩水,去往世界各地,没有丝竹乱耳,也没有案牍劳形,倒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徐清倒是也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甚至也慢慢理解了孔子当年的想法了。

孔子当年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讨论问题,畅谈理想,谈未来想要做的事情,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显然他是想要从政的,孔子对他是以微笑,赞同他的崇高理想。

冉有则说,自己没有子路那么伟大的理想,只要给我一个六七十里的国家就行了,自己将会在这里推行仁政,以自己的才华,用三年时间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大治,至于推行仁德教化,我是不行的,这件事要交给别人去做,孔子也是笑了笑,赞同冉有的理想。

接着问道公西华,公西华说自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若是我以后要做什么,我要做礼官,带着高高的帽子,在诸侯会盟的时候,主持礼仪,用礼节来约束诸侯,孔子也是笑了笑,接着转头问向曾皙,询问他的理想。

曾皙说,我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理想,孔子便问道:“那你有什么理想,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听到这番话,孔子长叹一口气,说道:“吾与点也。”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刚开始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徐清并不理解孔子的意思,认为他只是在安慰曾皙,其实这样也不错,但此时徐清才理解到,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有着大抱负却始终不得的人,他多么想像曾皙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去跟五六个年轻人,六七个少年,选一个时间然后去小河旁,畅聊诗歌,在台上吹吹风,这是多么好的时光啊。

看看自己的孩子,每一个都事业有成,都有这属于自己的大抱负,唯有徐泰自由自在,想去做的时候便在工作,不想做了便放下一切,跟着自己心爱的人,去全世界晃荡,徐清对于这样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向往啊,而此时他也终于理解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