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被抛弃的常胜军(2 / 2)

湖州城破,“谭(绍光)之功最多”,故由主将升慕王,衔号为;“殿前斩曲留直项天扶朝纲慕王丰千岁”。忠王李秀成本欲调慕王谭绍光增援天京,但他自告奋勇请求攻打上海。

嘉定城只有几百名英法士兵,英美联军慌忙去救援,在南翔遭到太平军伏击,损失不小。嘉定的英法军队知道太平军势大,焚城后逃跑。代替被罢免江苏巡抚薛焕职务的李鸿章善于和洋人沟通,双方商定配合行动。

在李秀成的指挥下,太平军听王陈炳文和纳王郜永宽占领了泗泾,直扑青浦,李秀成本人率兵围淞江。英法联军、常胜军、清政府军难挽颓势。

5月底,太平军慕王谭绍光攻克青浦,慕王谭绍光和听王陈炳文率领太平军控制了青浦和松江之间的广大郊区,两县之间的交通陷于停顿,清军欲打通这条交通线,以便救援驻在青浦的洋枪队。

6月9日,何伯和华尔带着增援部队从松江出发,第二天抵青浦,洋枪队从城内撤出,抢出所有大炮,并烧毁装有四万石大米的四百艘民船。由于行动匆忙,以致使守城指挥官、洋枪队副队长英国人法尔思德被太平军活捉。

华尔还是挺有雪中送炭的义气,提兵来救,结果在城外被打得大败,狼狈遁走,一千多常胜军被太平军消灭。最后还是在华尔请求下,李鸿章用一百万发弹药、数百枪械以及十箱上好*片把华尔的副手福瑞斯特从太平军手中赎了出来。

经此一战,英法联军与常胜军自信心大挫。连曾国藩都在奏折中对洋人加以不屑地指斥:“夷人之畏长毛,亦与我同,委而去之,真情毕露。”

17日,太平军分军十二支进攻新桥巡抚李鸿章军营盘,进至法华镇、徐家汇、九里桥等地。连连克捷之下,加上二十万左右的优势兵力,太平军已经逼至虹桥、漕河镇、法华镇、徐家汇等处,上海似乎可一举成擒。

英法联军见势不妙,迅速回撤至上海进行龟缩式防守的同时,急忙宣布“中立”,表示不再加入上海城周30英里以外与太平军之间的军事行动。

可这下,把常胜军给晾在这儿了。虽说在暗中他们仍旧向华尔常胜军提供武器弹药装备以及人力支持。但是这可差远了,华尔在他的指挥所咬牙切齿,狠狠的咒骂着这群无耻的约翰牛高卢公鸡,抢好处的时候比谁跑得都快,一遇挫折,跑得比驴都快。

这个月,“绿头勇”常安军和定胜军随清军攻占宁波,扩充至千余人,后会同湘军在浙东与太平军作战。这和刚刚损兵折将的常胜军相比,风头大盛。

失去英法军的支持,常胜军顿时成为了上海一线太平军主攻的对象,大部分一触即溃的清兵各营很难发挥主攻作用,也很难作为策应力量。面对强敌,常胜军里弥漫着悲观的气氛。和英法联络未果的李鸿章对此也被没了办法。

随着战事的推进,情况对于常胜军很不利,尤其是它的后勤补给越发显得重要,虽然各府县都会尽力筹措,但是依旧需要大量航运力量来完成粮饷的运输。连抓带雇的民壮挑夫,几乎跟不上作战单位的脚步,跌跌撞撞的勉强为继。外国船舶倒是有,可是现在英法宣布中立,再叫人家干点什么就不是义务的了。所以那费用也水涨船高,真是让人肉疼,再说谁能保证那些人不通长毛?长毛里可就有不少的白人“洋兄弟”呢。

为了补给不利的事,华尔乃至白奇文不知发了多少次火,运送给养的官今儿一个明儿一个,他说了一遍又一遍,谁认得清这些顶着大帽檐子的黄脸烟鬼到底哪个是哪个?

日前大败,几乎让常胜军断了香火,该死的英法又宣布中立,虽然有补给,但是很难运上来如果这补给再断了,已经几乎是孤军作战的常胜军就要万劫不复了,还在紧张训练的新兵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炸营。

一身中式打扮的华尔坐在他老丈人的寓所客厅里,摸着左下颚的伤疤发愁。这是发匪两年前给他留下的纪念。

仆人进来,规规矩矩的递上一张名帖,说有人求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