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银 潮(2 / 2)

军中豪侠 shaka浩雷 0 字 2021-09-09

周昊然心下惨然,道:“李师伯,弟子此来是应了师叔所托。”李堂笑道:“原来是这样!五师弟呢,他怎么没来?是了,他肯定是想让你在这次大会上好好历练历练。”周昊然心里难过,哽咽道:“李师伯,师叔,师叔他已经……”李堂觉察出他语调有变,急问:“他怎么样了?”

“他被人害死在九华山上!”

“什么?”李堂吃了一惊,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昊然强忍心中大恸,将曲长河代徒惨死九华山的经过从头到尾和众人说了。众人一听,无不惊骇。霎时之间,堂内无人说话,静得怕人。过了良久,李堂才缓缓地说道:“你是奉了师弟之命前来帮助我李堂,保全昆仑派的?”他声音发颤,语气甚是悲凉。周昊然点头应道:“是。”

“好吧!”李堂道,“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碧波湖银潮。那是师弟生前最喜欢去的地方,银潮也是他最喜欢观赏的美景……”说到一半,他闭上双眼,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滚落胸前。过了良久,才道:“我看,就将师弟的灵位设在后山的碧波湖畔,我们在那里迎接师弟的骨灰。让他……让他再看一次这碧波湖的银潮美景,以告慰师弟的在天之灵。”

周昊然拂去自己眼角上的泪水,站起身走到李堂的面前,冲他深施一礼,道:“李师伯,弟子愿为师叔守灵,以此来报答师叔对弟子的恩情。”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原本是亲人团聚之日,可昆仑派上上下下却沉浸在一片悲凉的气氛中。众弟子在掌门人李堂的带领下,聚集到昆仑后山的碧波湖旁哀悼曲长河的亡灵。时近黄昏,李堂才招呼众弟子下山回去。他对周昊然说道:“贤侄,现在已是八月天气,山上很冷,夜里记得多加几件衣裳。需要派个人来陪你一起为师弟守灵么?”

周昊然惨然一笑,躬身道:“多谢师伯关心。只是弟子想和师叔单独待一段时间,就不麻烦众位师兄了。”李堂轻轻点了点头,道:“也好。你遭此变故,独自一个人静静也好。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去叫徒弟们准备。我现在就吩咐弟子守住上山的各个路口,免得大师兄手下的门徒来烦扰你。”周昊然目送李堂等人下了后山,又冲曲长河的灵位拜了三拜,这才胡乱地吃了点东西,转回身面对着碧波湖坐下。

这碧波湖可能是昆仑山上最美的湖,湖水清澈见底,映着湖底天然而成的碧石,不断向岸边送来碧色的波浪,碧水连天,甚是美妙。周昊然想到师叔再也没有机会看见碧波湖如此美丽的景色,心下凄然。他站起身,从供桌上取下一管长箫,吹奏起来。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山,天也跟着沉寂下来。周昊然所奏的是曲长河生前最喜欢听的一首箫曲,这首曲子也是他教给周昊然的。这曲子饱含悲凉之意,箫声悠扬,高高地响彻在云朵之上。曲在人亡,周昊然不禁潸然泪下。

圆月慢慢爬上了天空,金色的月光洒向大地,将湖水映得一片金黄。望着头顶上的满月,周昊然内心很是伤感,不由吟道:“江湖血雨腥风,男儿泪。怎奈天意难测情难料!箫声扬,刀锋冷,人断肠。谁见生死诀别英雄笑!”

如此重复了两遍,他陡然想起了自己刚才所诵的词牌格律,自语道:“这词牌怎么会是‘相见欢’?为什么会是‘相见欢’?”过了好长时间,他才淡淡地说道:“江湖中人,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天意……天意弄人啊!”他仰天长啸,不断地诵道:“箫声扬,刀锋冷,人断肠。谁见生死诀别英雄笑!”

离子时还差三刻,明月正当空。原本金黄色的圆月陡然间变成了银白色,碧绿的湖水被月光一映,变得一片银白。微风轻拂,荡起层层涟漪。周昊然又从供桌上取来一支酒杯,将李堂送上来的上等女儿红打开了一坛,斟了满满一杯。他踱至湖边,高举酒杯,对着空中明月,朗声说道:“师叔灵上有知。弟子今天就破一回例,敬您一杯!”言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他受曲长河影响颇深,好酒成性,一天不喝点酒心里别提有多难受。曲长河虽然晓得自己的这个徒弟头脑聪慧,见微知著,心细如尘。但却怕他出徒后酗酒误事,以致遭惹杀身之祸,便和他约定,每天最多只能喝二两酒。可周昊然却从这句话中猜出了师叔不许自己喝酒的真正用意,出徒后竟然滴酒不沾。就连和其他六个兄弟结义金兰的时候也是以茶代酒。所以,江湖上的人只知道周昊然不会饮酒,根本不知道他以前是个十足的酒徒。

又过了片刻,风力明显加强。碧波湖水被大风一吹,变得十分强劲有力。子时刚到,就见碧波湖水上下翻腾,银浪蔽天,很是壮观。湖月相互辉映,将整个后山照得有如白昼,湖底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周昊然正在感叹碧波湖银潮的壮美景色,突然发现湖底的一处地方有些阴暗,好像是放了什么东西。他好奇心起,就想把那个东西取出来瞧个究竟。

周昊然绕到放至此物的那处湖岸边,探头一瞧,才看清了那个东西原来是一只银色的小盒子。考虑到自己不识水性,只有想个让自己既不用下水、又能把那个小盒子捞上来的好办法。他返回到湖的南岸,将昆仑弟子留给自己守灵时居住的那顶帐篷上的绳子卸了下来,系在自己的镖缨之上。快步奔回到那处湖岸边,将金镖缓缓投入湖中,直到那枚金镖触碰到了银盒,他才将金镖拉了上来。周昊然根据绳子浸湿的长度判断出这个银盒距离湖面大概有一丈来深,当即运足了力,投镖入水。那支金镖破潮而入,准确无误地刺进了那个银盒之中。周昊然心头暗喜,一收手中的绳索,将银盒和那枚金镖一起**了水面。

他将那只精致的银盒带回到供桌前,将那枚刺进银盒的金镖小心翼翼地拔了出来。他从腰间抽出宝刀,用刀尖cha进金镖的切口之中,腕子轻轻一抖,银盒应声而开,映入他眼帘的是五个楷书大字:碧波银潮诀。周昊然心里生疑,将盒子里面的物事尽数取了出来。粗粗一阅,才知道这原是一套刀法。他盘膝而坐,将那本刀诀放在膝前,细细翻看。

根据刀诀上的记载,这《碧波银潮诀》是一个名叫南枢天的昆仑掌门根据碧波湖每年的银潮景观和自己习武多年来的心得,所创的一套刀法,而南枢天本人也是靠这套刀法扬名江湖的。他当年也曾试图将这套刀法传授给自己的几名弟子,但都因为自己不太会*教徒弟,自己的这套刀法才没有在他的门徒弟子中继承下来。南枢天担心这套刀法就此失传,遍访名士,将《碧波银潮诀》密封在这个银盒之中,藏于湖底,乞盼日后有弟子在观赏碧波湖银潮美景的时候能发现这个盒子。

周昊然一看刀诀上所注日期,距离今天已整整六十年。在这六十年当中,昆仑弟子每年八月十五都会结伴来碧波湖欣赏这银潮景色,但都因为次日还要练功,通常熬不到戌时便都回去休息了,是以六十年来始终没有人发现。自己若不是为师叔守灵,又怎能得此刀诀?周昊然仰望苍天,但觉冥冥中似有天意,便将刀诀展开,仔细参详。

附注:

1.李元昊(党项族,1004——1048)是据守夏州的夏国公李德明之子。祖先据说是鲜卑族的后人,曾因投降唐王朝和平黄巢起义有功,两度被赐姓李。从此便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仁宗初年仍由夏国公李德明把持军政大权,名义上归属宋廷。因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削弱藩镇势力而对朝廷不满,双方矛盾逐渐升级。但在仁宗初年,双方还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此时,李元昊尚未继承父亲“夏国公”之位。

2.昆仑山虽地处西域,但因是中原武术大家创立,所以一直都是中原武林门派。

3.昆仑山上湖泊众多,但大多数都是山上冰雪融化而成。至于本章所提“碧波湖”,只不过是小说杜撰,事实上并无此湖。<div>